道光22年6月10日(公历1842年7月17日),京口(今江苏镇江)爆发了一场杀“汉奸”的冤案。驻扎京口的副都统海龄,到处搜捕“汉奸”,抓了170余人,也不审问,带到校场准备统统杀掉。
这些所谓“汉奸”,其实是胼手胝足的百姓。但海龄认定他们里通英国。其实,英国人长啥样,他们都不知道,何谈卖国?向来繁华的镇江,顿时成了人间地狱。
当时,鸦片战争已打了两年多,清军屡败于英军,在大清统治者看来,他们从来就没输过,怎么能不赢?那就是有“汉奸”!
道光帝这么看,大臣也这么看。不这么看的,是亲身领教过英军厉害的前线将领,但他们不敢说实话,怕触怒了道光帝。因此,大家都谎报战绩,说杀了多少多少英军,实在撒不了谎,就众口一词,说“汉奸”太多。结果是,道光帝下旨要大家好好杀“汉奸”。而当时的海龄刚被贬官,于是奋勇争先,弄出了这幕杀“汉奸”的惨剧。
当时的知府祥麟(海龄姻亲)觉得再杀就过了,说服了海龄不再捕杀汉奸。然而“汉奸”不杀了,却开始下令宵禁。海龄的手下兵丁到处巡逻,“见夜行者,面目稍生,即杀之”,又下令封锁城门,不准百姓出入。
镇江是粮食大集市,城里城外都到这里买粮。海龄这样一折腾,集市没了,不但居民饿肚子,而且城外的清军也没粮吃。因此,城外的清军要进城来干涉,但海龄不准他们入城,双方几乎要打起来了。至于被困在城里的百姓,不少人开始闹饥荒。
海龄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当时人猜测,是他怕英军怕得精神失常了。当时英军攻陷乍浦,驻防旗兵伤亡殆尽,海龄得知后,“惊惧无策”。他整天躲在衙门里,担心不安全。魔鬼般的“英国鬼子”和防不胜防的“汉奸”,种种恐怖的想象促使他作出如此咄咄怪事。
7月21日,英军开始攻城,海龄躲在一旁,所率旗兵不战自溃。滞留城里的平民,惨不堪言。最惨的是旗人,阖家自杀的比比皆是。最后死于城里的百姓达数千人,如果海龄没封闭城门,他们是可以逃生的。
城破后,海龄想从南门逃走,未遂,祥麟赶来,请求他“开门放难民”。海龄不但不肯给百姓一条生路,反倒更横,“以鸟枪击众”!事后,他逃回自己的宅邸,“举家自焚”,只有一个儿子逃生。他死后,因为民愤极大,都纷纷传说“为乱兵所杀”。这个传闻传到道光帝那儿,派人查实,最后证明确是自杀。
毕竟是“自杀尽节”的“忠臣”,海龄也就一俊遮百丑,杀“汉奸”不为人知,道光帝还专门派人到镇江祭祀他。
(《法治周末》10.11 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