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是北京市内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寺院。已有300多年历史的雍和宫既有传统皇家寺庙的气度,又具藏传佛庙的风范。
这几年雍和宫的香火越来越旺了。今年的大年初一,北京雍和宫大街堪比春运最繁忙时候的火车站,全天进入雍和宫烧香的北京市民与游客超过了7万人!
为此,记者专访了北京雍和宫现任住持罗布桑·散木丹(胡雪峰)喇嘛。
据胡住持介绍,1961年3月4日,雍和宫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70年代以来,人民政府再次筹集巨额资金,对雍和宫古建筑群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整理;并在1981年2月5日(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对内外香客与游人开放。曾接待了来自世界上17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元首及知名人士,每年接待境内外客人近200万人次。
作为清朝皇帝的御用家庙,雍和宫曾承担了培养“尊国政、谙律例、知举止”的宗教人才重任,培养了一批中外闻名的高僧,留下了他们爱国爱教、维护中华统一的佳话。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雍和宫历代住持非常重视僧才的培养,从选好才、立好僧、重修持几个方面严格僧团管理,倡导“三好”理念,即“身要做好事、口要说好话、心要存善念”,在信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雍和宫每两年招收一次僧人,按照招收程序,在北京市、内蒙古、辽宁省等地宗教部门的协助下,雍和宫庙管会成员亲自对报名者的家庭情况、教育经历、年龄与身体条件、特别是个人信仰进行深入考察,严格把关。
雍和宫创办的佛学院,努力做到“学院丛林化、丛林学院化、学修一体化、管理科学化”,除佛学院教师授课外,还聘请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著名高校的专家教授讲课。此外,学院还选送僧团骨干到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甘肃省佛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学习深造,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合格僧人。
如今的雍和宫,道场清净、僧团和敬,宗教活动规范有序,处处洋溢着庄严吉祥的和谐气息,成为游人与信众有缘必朝的清净之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10.15 陆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