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9月25日 星期二

    民生论坛

    对“栏围乞者”不必上纲上线

    《 文摘报 》( 2012年09月25日   02 版)

      日前有记者电话采访笔者,问对南昌市新建县西山镇庙会期间将百余名乞讨者用铁栏圈住有何看法,笔者谈了三点意见:一是应看到相关方面这么做的善意;二是栏围乞讨者方式有些欠妥;三是假如庙会上乞丐不多,最好还是顺其自然。

      笔者之所以首先强调应该善意看待地方政府这么做的用意,是因为猜到这样一组照片在网上流传后,在目前官民之间存在矛盾的情况下,肯定会放大这件事的负面效应。果不其然,这位记者告诉笔者,一些网民认为此做法“不尊重其人格,且直接限制人身自由更涉嫌非法拘禁”。随后一些媒体发表的评论中,对新建地方政府给予了更严厉的批评,认为这是“对文明社会以及法治精神的叛离。”

      当下不少评论对一件微小的事情喜欢扯上“人权”“法治”“文明”之类大词,仿佛不如此就不能体现文章的高度和深度。我以为,这恰恰是思想贫乏的表现,甚至也算是另一种语言暴力。

      拿此事来说,我们不妨设身处地考虑地方政府在庙会上的管理难度。在数十万香客和游客汇集的道观。假如百余名乞丐混迹其中行乞,而他们大都是老弱病残,行动不便,还有人在路上躺卧,出于担心出现踩踏事故的考虑,将他们围在铁栅栏里——尽管对当地政府这个事后的说法,我也不太相信,但确实不能排除在这种人多嘈杂的场合,出现踩踏事故的可能。事实上,对行乞者来说,无论是偶尔为之还是职业乞丐,都要以丧失部分尊严为代价的。这是由行乞这一行为的特点所决定。其实,从照片和当地政府回应看,栅栏上面有遮阳挡雨的帐篷,这也是一处临时救助点,行乞者虽被集中但并未被限制自由。实事求是地讲,这比那些悄悄粗暴地把行乞人员驱离要善意得多。

      这件事告诉我们,不论当下官民之间的矛盾如何大,在看待和评价政府行为时,可以理性建设性地提出改进意见,没必要动辄挥舞道德大棒,将一些具体的管理失误夸大并抬升到一个抽象的高度去批评。无视转型期复杂的社会现实,而用一种最理想的状态去审视、要求每一件举措和改革,有时会适得其反,吓退那些想有所作为的“出头鸟”。就此事而言,不妨多提些改进思路、建议,而不是劈头盖脸一顿“痛斥”,激化矛盾。

      (《新华每日电讯》9.21 邓聿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