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9月15日 星期六

    罗马的古都保护

    《 文摘报 》( 2012年09月15日   07 版)

        罗马是一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奥雷利奥皇帝于公元270年花5年建成的城墙基本完好,这座城墙之内的老城区作为“罗马历史中心”于198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罗马人普遍的文物保护意识是从反面教训中得来的。在黑暗的中世纪,罗马古城曾遭到严重破坏。市中心最具有历史价值的“罗马市苑”曾是古罗马的政治、文化、宗教、商业中心,那里有大量庙宇、教堂、公用建筑、商业设施和住宅,典型地展现了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宗教体系、经济制度、文化活动、社会生活的具体面貌。但是,中世纪这里竟然成了牧场,人们随意将建筑物上的建筑材料拆下,去建筑私宅,一些有势力的大家族将这里的雕像和装饰品搬回家去。文艺复兴时期,一些雕刻家将建筑物的大块石料当作荒料用来雕刻,一些博物馆也到这里“寻宝”,这里竟然成了天然采石场,文物古迹遭到严重破坏。

        这些破坏活动走到极端时在一定条件下会走向它的反面——人们的保护意识增强,渐渐形成一种意识和自觉行动并逐步具体化:保护罗马历史中心原貌必须做到不拆旧,不建新。

        在罗马历史中心,绝对不许增加任何新建筑。我常去的一个加油站就在城墙外不远处路边,冬季下雨天工人只能打着伞加油,因为搭个遮雨棚是不容许的。我国使馆想建电影厅,但市政府不容许,只能向地下挖,屋顶不超过院墙,以保持使馆大院的外部原貌。著名的阿达公园内有几座建筑,是埃及大使馆,周围没有围墙,只在小路口立一块牌子,提醒过往行人不要误入,原因是这里本来没有围墙,埃及使馆就成了没有围墙的使馆。前几年,一位艺术家赠送罗马一件一人多高的雕像,却无处安放,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座教堂背后的一个斜坡,两侧是单行线走车,中间不走车,便将雕像安放在这个不起眼的地方。多少年来,罗马中心区没有增建过新建筑,中心外围城区也是如此。

        如果说不建新是被动之策,不拆旧则可认为是主动作为。罗马市规定,历史中心区必须保持原样,任何原有建筑不得拆除。各种建筑一定年限后必须维修,内部可随意改造、装饰,外貌不得改动,连外部的颜色也不得改变。我住的地方有一条通往郊外的大道,道路一边是阿达公园围墙,另一边有座三层小楼,楼与围墙只隔几米,使大道形成一个十来米长的“瓶颈”,两辆小汽车可以减速错过,遇到大轿车就得等一方通过后才可前行。公园围墙属文物,自然不能拆,小楼不属文物,但也不能拆,而且这座小楼似乎没有人住,从来没有见里面的灯光亮过。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也非一日保护好的,关键是上上下下都有强烈的古都风貌保护意识和严格的保护制度,不留空隙,不法分子无隙可钻。

        (《光明日报》9.8 刘儒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