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9月15日 星期六

    旧时红烛犹照人

    《 文摘报 》( 2012年09月15日   08 版)

        《师说》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国古代对教师称谓有老师、先生、西席、师长、山长、夫子等很多种,不管哪种称谓都包含着对教师辛勤劳动的尊重。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把默默无闻发光、无怨无悔奉献的教师比作红烛,教师也一直用这种红烛精神来鞭策自己,谱写了一曲曲红烛之歌。

        “红烛业——明清师德师风笔墨珍藏展”展出的一幅幅、一件件展品,是旧时先生们对“教书是一份责任,责任是一份操守,操守就是一份良心活”的诠释。他们用忠诚开启学子的智慧明灯,用身心照亮学子的远大前程,用坚守体现文化的发展传承。“绕坛红杏味长醇,旧时红烛犹照人”。当今,面对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我们应用一份宁静、一份虔诚领悟先人的智慧,从古代教师的辛勤耕耘中寻找对今天的启迪、对后人的借鉴,使红烛精神穿越时空、代代相传。

        本次展览的展品,是从聚协昌博物馆的众多藏品中专门选取的,一方面以此纪念河南大学建校100周年;另一方面以此怀念和学习旧时的先生们。

        9月25日是河南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日。河南大学校园曾是中国科举制度的终结地,也是中国新式教育的发端地之一。为此,文摘报社与河南大学共同主办了“红烛业——明清师德师风笔墨珍藏展”,旨在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

        用忠诚

        点亮智慧的明灯

        红烛凸显一种执着追求。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生命不息、发光不止,这是对红烛的最好注解,反映了教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至真至善的执着追求、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执着追求。

        在我国教育史上,堪称最伟大的塾师是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孔子,他“发奋忘食,乐以忘忧”,“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打破教育垄断,开创私学之风,提倡“有教无类”,使受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培养了大批掌握文化知识的人才,拥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其影响早已超越国界。又如,被誉为中国最后的私塾先生、人称朱夫子的朱执中先生,一生执教于湖南平江县五角村的五峰私塾,坚持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价值观清晰,行事有原则,做人讲礼教”,用自己的忠诚点亮智慧的明灯、照亮学子的前程。

        用身心

        照亮学子的前程

        红烛反映一种责任和义务。古往今来,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他们不厌其烦地督促学生背书、习字、练习对偶句,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们认真细致地批改学生的作业和试卷,不仅是打个对错、给个等级,而且在精彩的地方圈点,不妥之处给予批注,全篇结束写出评语。其中,仅批注重点就有内容、写法、结构、语言等,批注位置有眉批、旁批、尾批等,批注内容有注释、提要、批语、警语等,批注方法有赏析语言、剖析写法、批判文本、质疑问难等。他们对学生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整容端坐席,整日琅琅诵”是学童的守则,教鞭与戒尺是塾师维持教学秩序最有效的工具。古代教师正是用这样的行动诠释了“教书是一份责任,责任是一份操守,操守就是一份良心活”。正是依靠老师这份责任、这份操守、这份良心,很多弟子才学有所成。

        用时间

        体会文化的传承

        红烛代表一种科学态度。教书育人是一门科学,教师能否以科学的态度,正确认识、理解和运用教育规律,做到科学施教,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古代私塾教育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模式,其最核心的教育理念就是注重个体差异、关注个体发展。私塾不设班级,不论是点书、还书、温书,还是习字、写作、练习对偶句,都是一对一的个别教授,更有利于因材施教,激发每个人的学习潜能,使其从浅到深、由易到难一步步夯实知识基础。古代书院教育强调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相结合,注重自学、问难论疑以及读书指导;强调德育目标,反对为科举而学;提倡学术创见,反对死守章句陈说;提倡开门办学,兼收各家之长;强调尊师爱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用科学

        领悟先人的智慧

        红烛体现一种崇高境界。“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既是教师默默奉献的人生写照,也是教师崇高境界的生动体现。教师十分清贫,没有让人敬畏的权力,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有的只是“先生虽读万卷书、一字不堪疗饥腹”的酸楚;教师十分平凡,没有动人心魄的场面,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有的只是大量单调、琐碎的具体工作;教师十分辛苦,工作中没有严格的时空界限,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有的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劳动。不求闻达、不图名利、不慕富贵,甘于奉献、安贫乐道,默默无闻、辛勤耕耘,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称职的好教师。明代著名律学家朱载堉有一首《教学难》:“教学难,教学难,好将道义惹仇嫌。出入由人管,饥寒谁可怜。打他就说不读罢,不打又说师不严。”道出了当时私塾先生生活的艰辛和教书的艰难。

        用科学

        领悟先人的智慧

        红烛体现一种崇高境界。“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既是教师默默奉献的人生写照,也是教师崇高境界的生动体现。教师十分清贫,没有让人敬畏的权力,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有的只是“先生虽读万卷书、一字不堪疗饥腹”的酸楚;教师十分平凡,没有动人心魄的场面,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有的只是大量单调、琐碎的具体工作;教师十分辛苦,工作中没有严格的时空界限,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有的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劳动。不求闻达、不图名利、不慕富贵,甘于奉献、安贫乐道,默默无闻、辛勤耕耘,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称职的好教师。明代著名律学家朱载堉有一首《教学难》:“教学难,教学难,好将道义惹仇嫌。出入由人管,饥寒谁可怜。打他就说不读罢,不打又说师不严。”道出了当时私塾先生生活的艰辛和教书的艰难。

        烛炬成灰泪始干

        古人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原大地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姜子牙“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还是杨时“程门立雪”、欧阳修“携酒拜师”的典故,千百年来一直被世人广为传颂。河南大学作为河南近现代史上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不仅在发扬红烛精神、培育各界英才上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弘扬尊师重教传统、树立良好师德师风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展品可能算不上珍贵,但每一件都很有意义,都发人深思、引人遐想。看到那写得满满当当的备课本,你的眼前是否浮现一个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身影?看到那作业本上工工整整的批注,你的心头是否升起一个为人师表、严谨执着的形象?看到那立意高远、文采飞扬的策论,你是否体会到老师那“以教人者教己”的深刻思想?看到那三言两语、生动传神的点评,你是否体会到老师那“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无穷乐趣?看到那笔墨记录的谆谆教诲,你是否感受到老师那大海一样的恩情?可以说,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包含着一位老师的喜怒哀乐,都蕴含着一段感人肺腑的师生故事;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折射着红烛精神的光辉,都彰显着尊师重教的要义。

        链接

        八股文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也称制艺、制义、时艺、时文、八比文。其体源于宋元的经义,而成于明成化以后,至清光绪末年始废。

        八股文如何写?八股文的基本形式——或者说是八股文步骤,还并不怎么复杂。首先是破题,其次是承题;再是起讲;最后便是提比、小比、中比、后比、(或者说是提比、中比、后比、束比),也就是四比、八股;文末是收合。题目主要摘自四书、五经,所论内容主要据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不得自由发挥、越雷池一步。

        科举制

        公元587年,隋文帝开创科举制度,实行了300多年的九品中正制废止。唐朝,科举考试规章日益完善。宋朝科举制度日益完善,公元975年到1065年,宋王朝为科举考试制定了严格的考试制度和规格。其中,最为显见的是如何防止考生及考官作弊的规则。

        科举制度在明代发展到极至,明确规定考试等级,分为。

        ●童试:考生无论年龄大小,未有功名之前,必须参加童试,童试通过之后,称为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

        ●乡试:每三年,八月份,在省城举行一次,也叫“大比”。乡试中试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的举人称为“解元”。

        ●会试:会试在乡试之后的第二年春天于京城举行,会试中试者称为“贡士”,“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科举最高级别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及格者称为“进士”,进士分为三等:一甲、二甲和三甲。“一甲”取三人,由第一到第三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和三甲分别取若干名。

        (本文撰写:白婧 白鹤)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