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9月15日 星期六

    “红色鲁滨逊”最后的征程

    《 文摘报 》( 2012年09月15日   06 版)

        被西方誉为“红色鲁滨逊”的91岁美籍共产党员李敦白近日以一部自传纪录片重回美国公众视野,并向同胞解释其传奇的一生。他希望在仅余的生命里再一次爆发理想的光芒,迈上革命之路最后的征程。

        李敦白老了。他和中国妻子王玉琳住在华盛顿州福克斯岛的一处孤屋里。在铺满原木的露台,李敦白时常扶杆眺望太平洋,中国在遥远的对岸——那里是他人生传奇的起点。

        如今,在这个弥漫着浓重中国气息的家中,李敦白坚持读中文书,吃羊肉馅饺子,看定制的中国电视剧和中文电影,每年有两三个月回到北京“度假”。家里每一件他爱不释手的中式藏品似乎都在提示,他过去那段长达35年的中国岁月从未真正逝去。

        时间回到1946年,25岁的李敦白首次踏足延安,这名美国赴华士兵在这里见到了解放区新貌,并在周恩来的引荐下见到了毛泽东和其他中共高层。这是一个截然不同的新世界。此前,李敦白目睹了国统区的混乱和腐败,更让他对美援下的旧中国感到深深的失望。

        “我真诚地相信,要想帮助那些生活悲惨的人,(留在延安)这是唯一的道路。”李敦白说。而来华前,他已经在大学里加入了美国共产党,笃信工农力量将改造全世界。

        在极其缺乏外国人才的解放区,李敦白很快受到赏识和重用,成为共产党宣传战线最重要的外语专家之一。后来,由李先念、王震介绍,毛泽东等领导人直接批准,他成为当时唯一的外籍中共党员。他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高昂的热情,见证了解放战争、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等历史阶段。1960年代中期,李敦白到达了个人声望的顶峰,随后遭受批斗,入狱16年。

        这并不影响他对这个东方国家的热爱。1980年返回美国后,他一直致力于推动中美从商业到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在意识形态对抗激烈的年代,他或被同胞骂作“叛徒”,或被推崇为白求恩式的理想主义者。但无论如何,他始终没有放弃向祖国的年轻人解释若干基本问题,例如:当年为什么选择中国?如何理解中国的昨日与未来?这也是老人毕生追寻的人生命题。

        “一个来自南卡罗来纳州的男孩二战后如何远渡红色中国,最终成为能与毛泽东在一个窑洞中打牌的追随者和共产主义战友。”——时隔半个多世纪,当这段史诗般的往事通过现代银幕再现,众多一手捧着iPhone,一手刷着“推特”的美国“80、90后”被深深吸引。他们觉得酷极了,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迷人的英雄主义”,仿佛来自另一个星球的故事。

        一名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年轻人问他:你被关了16年,为什么你还一直呆在那里并保持忠诚呢?李敦白回答:“我第一次被释放以后的1955年,其实可以很轻易地离开中国,但是我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这个选项。我已经决定在中国人和美国人之间搭建桥梁了,并且我没有看到任何我应该放弃的理由。我对于共产主义理想的忠诚在监禁期间从来没有动摇,只有变强。我很确定我不能让我的个人灾难影响我认为真的和好的东西。我父亲曾经告诉我永远都不要因为真理对自己好不好,而影响自己对于真理的看法。”

        图为2012年8月25日,李敦白坐在自家客厅,手指着邓小平长女邓林画给他的画。

        (《南方周末》9.6 何谦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