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在兰州穿城而过,由此而形成了近40公里的滨河大道。近年来当地提出了打造40公里黄河风情线的目标,沿河的四个区为建各类景观工程,少则投资上千万元、多则投资规划过亿,“国际范”、“西北外滩”等概念迭出、相互媲美。
但从今年7月开始,随着水位的上涨,这些“景观工程”,几乎“全线覆没”。记者沿兰州市区的黄河两岸行走,看见水车博览园已成泽国,龙源公园内各种雕塑浸泡水中,亲水广场、河边音乐喷泉等景观工程淹没在黄泥浆中。更为严重的是,负责为主城区供水的直径1.2米主干道因河堤被毁而断裂,城区百万居民的饮水面临威胁。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那些依旧结实的老工程。黄河兰州段修建最早的河堤是1960年雁滩桥至雷坛河口段,总长度5140米。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依然坚固。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污水处理厂段、雷坛河至七里河大桥段、马滩等区间11397米和上世纪90年代修建的徐家山段、中心滩至石门沟口段等总计31280米的河堤,也都经受住了河水的考验。
“在黄河两岸修建景观,不能忽视最基本的防汛功能。”有关人士指出,新建的景观工程如此脆弱值得反思。
(《工人日报》9.8 康劲 徐宏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