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上午8点多,安徽省巢湖市的街头公园和广场上还有不少健身的人们,但在距离市区大约七八公里的巢湖市体育中心田径场上,却是一片荒凉景象。阳光下,红色的塑胶跑道鲜艳醒目,却无人使用。足球场东南角,几名工人在忙碌,除草机发出巨大的声响,切割的野草约有半人高。
据介绍,巢湖体育中心用地303亩,包括主体育场、主体育馆、室外田径训练场、综合训练馆、游泳馆和全民健身广场等。2005年规划时,整个体育中心的总投资约2.5亿元,建成后将能够承办全国性比赛。
对巢湖市民来说,他们对健身场地的需求,远比承办全国性比赛更为迫切。一位领着20多位妇女跳操的健身队长向记者表示:“我们在街头广场跳操也是无奈的选择,街头广场人多人杂,并不是跳操的好地方。”但“那边离市区太远,谁会跑那么远去锻炼身体呢?”
今年6月,耗资8亿元建设的沈阳绿岛体育中心被爆破拆除。几天前,媒体报道,南京为举办2005年全运会而新建的国际赛马场已经成了停车场。大型体育中心的建设费用巨大,其养护费用也十分惊人。
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刘清早曾向记者介绍,在高质量和职业化赛事资源匮乏、体育竞赛产业尚处于起步的中国,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大型体育中心,但现在,不仅多数省会以上的大城市兴建了大型体育中心,连中小城市也不甘落后。这些大型体育中心一旦建成,一方面因其运营成本的问题,很难满足百姓的健身需求;另一方面,又因为国内高质量赛事资源匮乏,很难真正物尽其用,最终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沈阳绿岛体育中心和南京国际赛马场的下场,不过是两个极端的例子。
(《中国青年报》9.7 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