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忠”具备“后习俗性”内涵
周海春在2012年第5期《哲学动态》上说,人们谈到“忠”,首先想到的是“某A忠于某B”的“忠于”关系,但以“忠于”的语言结构来理解传统道德范畴“忠”,属于习俗性伦理的范围。《论语》的“忠”具有丰富的“后习俗性”(将思维从自然和习俗中解放出来)的伦理内涵,即“忠”可以借助道德起源中的“学”和“教”来得到说明。“忠”回答了如何恰当地对他人进行道德教化的问题。“忠”具有“理智德性”的内涵,包含了反思性的价值。“忠”也指个体品德,还体现了正面价值的人际关系,保证了其不是对既定社会关系及其习俗规则的简单因袭,而是包含了积极的调整。
文学与年龄:60后到90后
黄发有在2012年第6期《文艺研究》上说,从“60后”到“90后”,媒体和一些圈内人士将年龄与文学挂钩的基本策略是:遮蔽同龄作家之间的差异性,激化代际之间的精神冲突,在塑造偶像和代言人的同时也塑造大批粉丝,“青春”成为不变的却又常新的品牌。在消费文化的渗透下,青春文学陷入标签化写作的怪圈,其类型化路线忽略审美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遵循“混搭美学”的原则,是一种同质化写作。当代文学要跨越人造文学代沟,应当回归个体本位,确立人格的独立性与审美的主体性;应当重新建立与文学传统的对话关系;必须尊重差异性,提倡真正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