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7年的《奋斗》到《我的青春谁做主》,再到《北京青年》,赵宝刚用了6年时间陪着80后这独特的一代人走完他们的青春路。
去闯,才是真正的“进取”
在赵宝刚看来,人在社会获得财富靠的是智慧和能力,但大多数人靠付出劳动,尤其是年轻人,普遍在缺乏眼界和能力的青春时光,却被迫随着惯性在进行所谓的不断进取和努力。比如,很多观众都认为《北京青年》中的何西不该走——乖乖男,当医生前途一片大好,对生活状态满意,还有个深深迷恋的姑娘在同一座城市,“主观客观条件都不具备”。但这种观念恰恰又是赵宝刚要重点批判的。
“为什么何西这样的人就不能走?”他试着向记者描述何西的两种不同结果,其一,陷入正常医院工作的惯性,不断学习医术、增加业务能力、扩充人脉关系,结果当了骨科主任,接了爸爸的班,结婚生子,青春就结束了;第二种,辞职走了两年,抛开现有所有东西,现实历练中增加无数能力,扩充自己的胸怀,语言变得更丰富有底蕴,扩充人脉的能力更强大。两年之后重新应聘,带着新的能力施展积攒的能量。
“何西走完了回来,将是完全不同的面貌。那时候他的成就将比现在大得多,人生的境界心态也焕然一新”。赵宝刚强调,拍《北京青年》不是要每个人按照他说的方式去做,但起码要意识到现有的生活方式存在问题。
不争,才磨出成功
跟许多名导名门世家的身世不同,赵宝刚出生在普通工人家庭,16岁当了翻砂工,但他是个文艺积极分子。赵宝刚坦言并没有明确的理想,但他坚信自己的头脑聪明、是个有能力的人。在首钢当工人的时候,他话剧、朗诵、声乐都学了一些,能上手20多种乐器,终于有一天车间汇报演出,他当着全厂6000多人朗诵了《师长敬我一杯酒》,一下在厂里火了。
1984年因为在《四世同堂》里扮演“瑞丰”,赵宝刚出了小名,“那时不是没人找我演戏,但我不当了,闷头干了六年剧务。”最后终于得到机会当导演,他仍然不安于现状,转到一个影视公司兼职当了三年副总,拉广告谈业务,三年实践后,又跟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承包了一年的出版社,学习经商、财务知识。经历了所有这些能力的锻炼和积攒,四十岁的赵宝刚30万起家成立了自己的民营影视公司,如今公司已拥有几亿资产。
他的经验是:“理想实现特别害人,过早创业特别害人,大学毕业应该把精力、能力、人脉都积攒成熟再开始创业。”
奋斗,不是为了“成功”
青春、现实、话题,包含这些元素的电视剧是最难拍的,中国内地恐怕只有赵宝刚一人在坚持做这些事情,并且受到认可。但在这条转型的道路上,赵宝刚也经历了艰难和妥协。
2003年《别了,温哥华》之后,赵宝刚陷入创作的迷茫期。他不是靠别人提供现成剧本的导演,要完成作品必须自己提出概念、创作剧本。“我发现无论社会进程到哪一步,爱和美好都是社会所需要的,所以我的作品都是提供给社会爱和美好,我从来不去拍那些所谓阴暗面的、人性丑恶的,那些个揭旧伤疤血淋淋的东西。”
2005年,工作人员告诉赵宝刚,石康有个大纲,叫《奋斗》,讲的是几个大学生毕业之后奋斗的故事,没人买。赵宝刚当机立断:买!“这个年代重新提奋斗,我兴奋得一塌糊涂,我早就对当今年轻人的奋斗有重新的思考。”
(《北京青年报》8.22 杨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