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8月23日 星期四

    文心阁

    心中的“康德小道”

    《 文摘报 》( 2012年08月23日   05 版)

        大哲学家康德,一生远离闹市,终生在自己偏僻的故乡度过,最远的一次旅行就是离家不到60英里的阿恩斯多小镇。他每天在同一时间,沿着一条偏僻的小道散步,静静地思考。守时之精准,邻居们竟用他散步的时间来对表。他散步的这条小道,也被称之为“康德小道”。

        正是在这条小道上,康德的哲学之树结出了累累硕果,人生也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像康德这样,安静地居于一隅,世界或许更加辽阔。残障的霍金,就是坐在自己的阳台上,洞悉了宇宙的秘密。我国古代的大诗人屈原,小时候,每天都要到距家几公里外的山洞里读书,这样的积累,才使他日后写下了《楚辞》、《离骚》这样的绝世之作。

        1975年,作家孙犁被安排出国访问,可是他却放弃了这个难得的机会。拒绝的理由则很牵强:不会打领带。事实上,孙犁不愿意出国,只是想躲在自己的家里“冬日透窗,光明在案,裁纸装书”。把喧嚣的世界关在窗外,安坐在冬日的阳光下裁纸装书,这就是孙犁美好生活的全部。

        霍金、屈原、孙犁都和康德一样,内心深处有一条“康德小道”。霍金的“康德小道”在自家的阳台,屈原的“康德小道”在家乡的山洞,孙犁的“康德小道”在冬日的窗前。在各自的“康德小道”里,他们成了康德一样的人。

        (《今晚报》7.15 马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