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8月18日 星期六

    探访培田古民居

    《 文摘报 》( 2012年08月18日   07 版)

        培田村位于福建省闽西山区连城县一块狭长又平坦的地带上,这是一个至今保存完好的连片成群并有800多年历史的客家古老村落。村中的古民居大部分坐西朝东,背靠着风水宝山卧虎山,地理环境深得易经风水学说之精髓。

        培田的基业始于元至正四年,培田人的先祖吴拔仕,随元末客家人先民南迁,由浙江辗转迁往福建,路经培田,觉此地祥瑞,便置地定居。数百年来,培田的客家人以耕读为本,清朝时,培田成为外省到汀州(长汀)的必经驿站,而富商官宦聚居在这里,培田的人文和经济水平达到空前鼎盛。

        培田的建筑大都成形于明清时期,建筑群由30幢高堂华屋、21座古祠、6家书院、跨街牌坊和一条千米古街构成。

        耸立在村口的恩荣牌坊,是光绪皇帝特许自己御前侍卫吴拔祯(为培田吴氏十九公)建造的跨街牌坊。在历史上,官员到这里都得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才能进入。过了恩荣牌坊,才算是真正进入了培田村。

        正如恩荣牌坊般,培田村中有名的建筑皆与村中的重要人物有关。“大夫第”是位于村东南角的一座九厅十八进的建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历时11年建成。它的建造人是培田巨富吴昌同,因为其曾出巨资捐了一个“奉直大夫”,所以得名。“大夫第”针对南方多雨潮湿的气候特征,在中原庭院式建筑模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建造了独具风格的客家大院形式,即“九厅十八井”。所谓“九厅”是指门楼厅、上厅、楼下厅、楼上厅、楼背厅等共九个正向大厅。在整体建筑上,科学地运用了梁柱式框架结构,使得这座大院在经历了十余次地震后仍安然无恙。

        千米古街是被称为“民居一线天”的一条小巷,地上布着整洁精致的鹅卵石,两边留有排水小沟。这里曾是培田最热闹的商业中心,但是如今街两旁的店铺都关闭着,只有墙上褪了色看不分明的老式招牌,依然留着过去商贸繁华的印迹。

        (《解放日报》8.10 蔡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