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的一天,在清华东门外,问起清华大学名字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的来由,来自吉林的高中生关含不好意思地笑了。
在关含的相机里,石舫、博雅塔;校门、日晷……70多张照片显示他曾经游过清华和北大。可问起照片中建筑的故事,关含说不上来。
本来是感受文化熏陶的“高校游”为何变成了走马观花的“拍照游”?除了游客的兴趣、时间因素外,更多的游客则是抱怨:教学楼、图书馆进不去。
教学楼、图书馆进不去,在百年名校里,古迹、故事,俯拾皆是。然而,旅行社导游能向访客娓娓讲述曾经的人物、故事的景点,却寥寥无几。
在清华大学,建于1919年的早期“四大建筑”之一科学馆,假期也闭馆。事实上,这里是清华理工科的“圣地”。上世纪90年代,从这个楼中走出来到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多达70多位。遗憾的是,关含在楼外既看不到这一“传奇”,更不知道70多位院士都有谁,又为人类做了哪些科学探索。
即使几处代表清华大学“精神”的建筑,也没有更多的介绍。在水木清华古建的正额,可以看到“水木清华”四字,但游客并不知道其典故出自晋人谢混的诗句:“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朝圣般在清华学堂留影,但游客不知道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以及著名考古学家李济、文学家吴宓等曾在这里汇集。也正是那时候,形成了清华大学“中西融会、古今贯通”的办学风格。
位于大礼堂东侧的新水利馆、电机馆、同方部等很少有人光顾。因为没有文字介绍,更没有游客知道,胡锦涛总书记曾在新水利馆学习;旁边的电机馆里,朱镕基总理曾在此度过四年求学时光。而南面的同方部,当年梁启超先生曾作著名的《君子》演讲,“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从此成为清华的校训。
(《北京日报》8.10 童曙泉 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