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8月14日 星期二

    奥赛尖子多在国外

    《 文摘报 》( 2012年08月14日   01 版)

        常州高级中学的体育馆里,347名选手一人一台计算机,紧张地计算、编程。这是8月上旬举行的2012年第29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简称NOI)的赛场。这也是NOI最后一届与高考保送直接挂钩的比赛。

        每年NOI竞赛都有高校招生人员到现场争夺学生,今年是高校来的最多的一年。竞赛一结束,来自北大、清华等13所著名高校的招生老师就已经到达现场,开始发放预录取通知书。

        76岁的NOI科学委员会名誉主席吴文虎几乎坐镇了NOI的每一届比赛。在这里,他看到过无数有天赋的学生,可是,其中有很多人,在完成本科和硕士的学习后都出国了。这让吴文虎感到无奈:“他们都很优秀,无论是自学能力还是创造力都很强,可他们大部分不会在国内念博士,在国外拿到博士学位后也不愿回来。”

        吴文虎认为原因有多个,其中之一是高校只管掐尖,把好的学生拼命抢到自己学校,可是抢到手之后,对于怎么培养并没有太用心。让他们很快就“泯然众人矣”。

        当然,有一些学生参赛就是为了拿到大学的通行证。对于这样的选手,中国计算机学会秘书长杜子德是“恨铁不成钢”:“历届NOI获奖选手大部分呆在国外过着安逸的生活。我想知道,这就是我们的追求吗?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创造力?我们为什么总跟随在西方人后面享受人家创造的新文明、新技术和新工具?”杜子德说:“我们要有改变社会的意识、勇气和能力,而不是仅限于过一个好的生活,我们要有对整个社会发展负有责任的抱负,而不是一个旁观者。我们要有用我们的智慧使得其他人过得更好的远大理想。”

        (《中国青年报》8.7李新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