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灾之后,可供讨论的话题很多。要说什么最为迫切,那一定是避险。因为完善的避险系统,可以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把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
首先,最好的避险是预警。就以刚刚过去的台风为例,在香港,对台风的预警堪称范本:一是标识简洁。天文台挂八号风球,停工停课,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全然不会发生停不停课要等通知的现象。二是预警及时。香港天文台会尽量提前两小时发出预警,让大家有充裕时间安排员工提前下班,学生提前放学。三是预警渠道多元。凡是灾害性天气现象发生时,电视、收音机、手机短信、移动互联网、公共显示屏都会及时传递相关信息。现在,内地进行预警的硬件并不差,但是,我们的服务却是碎片化的,预警信息的送达率和认知度很低,难以起到预警的效果。
其次,在城市的危险地带,必须要有相应的标识,方便公众避险。以北京“7·21”大雨为例,低洼地带积水害人不浅。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城市道路的低洼处常常会立着标有刻度的标尺,有些偏远地区的道路也有。这个标尺的作用,就是在道路淹水时,方便大家根据刻度判断水深。这样的东西,成本不高,难度不大,直接学来就能救命。
同时,政府应该尽可能地提供避险的用具、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交通便利的体育馆、剧院等应该开辟为临时收容所。一些危险路段应及时封闭,而那些成为交通瓶颈的道路收费站则应该免费放行。总之,在灾害面前,城市的公共设施应该让大家用起来更方便,而不是处处掣肘,步履维艰。
最后,希望正在大行其道的智慧城市建设能够为避险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智慧城市,应该能让大家拿着部智能手机,就知道身边哪里有险情、哪里能避险。至于那些吃喝玩乐的信息,政府不做也会有人做。
(《深圳商报》7.25 苗凡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