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峰老寄来了他新写就的《辞书记失》。84岁,仍志在千里,笔耕不辍,好一个巢峰老!从新四军的小战士到走上红地毯,获得中国出版人最高荣誉——韬奋奖,巢峰,是中国出版的一个传奇。
为赶在新中国40年大庆前出版新版《辞海》,1978年12月25日,首批《辞海》编纂人员进驻上海陕西南路25弄一处楼房。工作紧锣密鼓展开,一个个涉及编辑指导思想的问题接踵而来。
“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这些词条怎么写?对刘少奇等人物如何评价?……主编夏征农派主持常务工作的副主编罗竹风专程前往北京寻求指导,谁想,二十多天后罗竹风无功而返。
“还是国际歌中的那句话,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巢峰临危受命,在夏老、罗老的指导下,组织《辞海》编辑部展开讨论,并最终动手起草形成了“《辞海》(合订本)处理稿件的几点具体意见”,八条三十九款。其中,大胆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资产阶级司令部”等说法,这在1978年末,简直是“大逆不道”。
实践给了巢峰敏感的品格,他对现实问题的感觉超过钻故纸堆的所谓学问家。他不迷信书本,在独立思考中不断斩获。
从接到编纂1979年版《辞海》任务到其出版献礼,前后时间不足一年。而参加过《辞海》修订的作者、编者在“文革”中散失颇多。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完成1300万字、10.65万词条的编纂,史无前例。
巢峰先后参与组织和独立组织实施了4次大规模的《辞海》修订工作,是我国唯一一个参与了4版《辞海》修订编辑部领导工作的资深出版人。
(《光明日报》7.12 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