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简单的实习,学生重在学习就业导向,学校重在了解实践取向,企业重在用人方略,这三者之间彼此错位,形成了现今实习诉求“鸡同鸭讲”的现状。
各方“所求难得”的实习现状
眼看暑期将至,湖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大二学生贾惠生有点着急了,他先前联系的一家实习单位至今还没有给他明确答复。
“我不好再联系别的单位,万一都让我去,我去了这一家,另一家就失约了。”贾惠生说,大二就开始实习,是受师哥师姐的影响,“多点实践经验,求职简历就漂亮一些。”
贾惠生打算将来用作求职“资本”的这类实习实践,在北京大学校长助理黄桂田教授的眼里却一文不值。
近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中国经济学教育论坛”上,黄桂田抛出“实习影响大学生学业”论,并当场呼吁到会的全国各高校经济学院负责人共同禁止学生参加实习,以矫正这种“变态工作需求”。
黄桂田曾做过一个样本调查,结果发现80%的学生实习基本属于跑腿打杂,很少有人最终能被实习单位接纳就业。
“博士生的培养期限由三年延长至四年,目的是希望学生能沉下心来学习,结果这些时间都被用于那些无聊的实习,作为老师,我真的很无奈。”黄桂田说。
黄桂田抛出的这一观点随即引发一场关于实习的争议,力挺者有之,拍砖者亦有之。
事后黄桂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些媒体对他在论坛上说的话进行了片面解读,他提到的实习其实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据教学需要的培养计划,由专业老师安排的实习,搞调研或者和老师一起搞课题研究,这是一种实习;另外一种是为了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实习”。黄桂田强调,自己反对的是第二种实习。
实习,真的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业了吗?实习,真的对大学生没有任何帮助吗?记者带着疑问,走访了学生、老师和用人单位,在他们的讲述中,折射出的却是一个各方“所求难得”的实习现状。
劳有所得 学生的渴求
方文是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研究生,他的第一次实习是在2008年。
那一年,成绩优秀的他被保送读研,他的大四生活就此远离了考研和就业的困扰。
保研生空闲时间比较多,学校就帮助他们联系了当地的铁路法院,让所有保研成功的学生深入了解一下法律实务。
但方文对那段实习经历的总体印象却是“比较无聊”,并且同去的同学都有这种感觉。
“每天就是订订案卷、复印个文件、跑腿打杂之类的,铁路法院案子也不多,一般下午两三点钟就可以走了。关键是,干了一周,一次庭审也没参加过。”方文说。
于是半个多月后,方文以需要准备毕业论文为由辞去了实习工作。
铁路法院方面倒是非常热情地在铁路大酒店设宴与实习生们告别,弄得方文他们心里很过意不去。
因为第一次专业实习给方文留下了如此印象,也为了避免再次“骗人家的饭”,毕业实习的时候方文干脆找了一个律师朋友的律所,盖了个章、编了个实习报告了事。
转眼间研究生入学,研一下学期,方文的师兄介绍了一份兼职给他,在来胜法律培训机构带班答疑。方文做了三周,拿了450元钱,还能复习一下学过的法律知识,感觉还不错。
但整天挂在QQ上在线答疑,他感觉“太占时间了”。正巧身边很多同学都去北京的司法机关实习,于是他辞掉了兼职工作,与同学一起申请去北京一家法院实习。
第二次与法院的亲密接触,结果依旧让他“郁闷”。
熟悉的订卷、装卷、誊写合议笔录再次不期而遇;虽然学会了使用打印机让他高兴了一阵子,可现在“已经忘光了”;虽然知道了法院怎么样增加结案率,但又不觉得这有多大用处;虽然能够旁听庭审了,可忙碌的法官根本没时间跟他们交流……
方文多次用“跑腿打杂”来形容自己的实习,他感觉实习“很没意思”。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记者,他认为,实习从层次上分为两种,第一种就是所谓的“打杂”,实际上是学习与人合作和培养基本的工作意识;第二个层次是把专业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
理想的状况应该是两种实习都有,而目前学校的工作做得还不够,由学生自己去找实习单位也并不是妥当的办法。
习有所见 老师的希求
学生们对实习有着他们的期待,但在北京某“211”高校工作的宋老师却告诉记者,老师鼓励学生实习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际,以便将来在择业时实习经验可以起到一个指导作用。
“实习对学生本人而言,是检验理论知识学习和了解用人单位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用人单位而言,则是观察一位潜在的员工工作情况的好方法,二者是相互的。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选择面更加宽阔。把实习与实际就业画等号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宋老师说。
帮助就业与指导择业,学生的期待已经与老师的初衷发生了微妙的“错位”。
储朝晖表示,实习这样一个制度不应当被看作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大学都有实习的安排,因为它是生成职业技能的一个必经的过程。但不同的学校和专业其实习的内容、时间的长短都不一样,大学应当根据自己的专业实际情况做好实习安排,如果作统一的要求反而不太妥当。
招有所用 企业的需求
学生们普遍没有留意到的是,他们这种期待能学到真东西的心态,加上做做就走的实习方式,成了用人单位对他们诟病的原因。
在福建省某金融机构工作的邵文表示,金融机构很缺实习生,但又不愿意招实习生。因为金融机构比较核心的业务,对专业能力要求很高。比如说人力资源工作,新入职的员工要培训一年后才能做绩效考核,一个实习生根本没法做,也不敢让他做。人力不能做绩效,那就只好去整理档案和简历了,邵文说。
为什么不能教教学生呢?北京市某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职员李仝表示,单位正规的招收实习生,是要按人员数量配置办公用品的,再安排人把学生教会,这都需要支付不小的成本。可是实习生随意性很大,往往随意就不来了,留下的半截子工作让人头疼不说,所有的成本也都打了水漂儿。有过一两次教训,用人单位也就“教不起了”。
同样的情形也存在于政府部门,毕业于辽宁大学法学院的孙凯清楚地记得,带他实习的法官曾跟他说:“你想跟一个案子,起码得实习半年。你这一个暑假完事就走了,我真没法让你跟案子。”
实习教育 学者的吁求
学生重在学习就业导向、学校重在了解实践取向、企业重在用人方略,这三者之间,彼此错位,形成了现今实习诉求“鸡同鸭讲”的现状。
对此,储朝晖表示,学校、学生、用人单位有各自的立场和角度,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也是正常的。
但实习各方都需要转变角度来考虑。就目前中国的现实来说,从学生角度来说,现在的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很少接触社会,十分有必要获得一些工作的体验。学生的现状如此,就要给学生一个机会。“实习是人成长的一个环节”,各方都应该从这个角度来考虑。
既然教育改革的目标是从“政府办大学”转变为“大学自己办大学”,大学自己就要承担起这个责任,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设计大学自己的实习计划。一遇到问题就期待教育部统一发文,这与教育改革理念是相冲突的。
而对于学生来说,一要有个良好的实习态度;二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等自身条件针对性地进行实习,才有摆脱“打杂”的可能。
(《法治周末》6.21 刘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