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群星璀璨,但属于他们的黄金时代太过短暂。建院初期绽放光芒后,随着“反右”和“文革”的风暴来袭,人艺不可避免地卷入政治运动的汹涌洪流。优秀的艺术家们,被裹挟着向前,身不由己……
老舍:少开会,让我下乡
解放后老舍回国,他对国内的重大政治题材并不熟悉,接到写作任务,觉得既然是党的要求,就应该边学边写。1952年初,“三反”、“五反”运动尚未结束,老舍为人艺写了反映该运动的《两面虎》,后改名为《春华秋实》。
当时他看了很多政策材料,家里还请了个老先生,专门抄文稿。初稿出来后,各方的修改意见纷至沓来,有来自基层的,也有来自“上面”的。《春华秋实》前后写了12稿,每次都是从头写起,最后定稿时已经完全没了初稿的样子。采纳的意见太多,剧本像个大杂烩。
1956年,中国作协收集会员对作协的建议和要求,老舍就写了两句话:“少叫我参加会议与社会活动,允许我下乡数月。”他曾跟人艺老演员李翔发牢骚:“作家是写书的,不要参加这会那会,让我写不了书。”
1966年8月23日,红卫兵在成贤街孔庙焚烧京戏戏装,老舍被从单位拉去陪斗。8月24日清晨,他向小孙女告别,说了声“跟爷爷再见”便一去不返了。后来有人在太平湖畔发现了老舍的一只鞋,尸体始终没捞到。“这么大的事,本来大家应该议论纷纷,但没有。”人艺当年冷漠麻木的氛围,让演员英若诚感慨万千。
曹禺:最大的毛病是听话
剧作家吴祖光曾说:“万家宝的最大毛病就是听话。”万家宝是曹禺本名,他向来礼数周全,哪怕是小字辈去看他,他也会恭敬地送出门。对周恩来,曹禺更要目送汽车远去,还要对着车尾鞠一躬。
造反派对曹禺还比较温和,只让他每天按时上下班,写大字报,学习政策,准备交代问题。曹禺每天从铁狮子胡同三号的住宅胆战心惊赶到首都剧场,见谁也不敢说话。
一天夜里,红卫兵破门而入,把曹禺从床上拖下来,押到中央音乐学院小礼堂。曹禺一看,发现和自己关在一起的有彭真、刘仁等领导,惊得一句话也说不出。周恩来听了有关方面报告,赶到关押曹禺的现场,对红卫兵头头说:“曹禺算什么呢?他又不是走资派嘛,赶快把他放回去!”
焦菊隐:给《茶馆》加条红线
1958年《茶馆》上演,在文艺界引起不小反响。有人说戏宣扬了“一代不如一代”、“今不如昔”的调子,认为作者有怀旧思想,对没落贵族给予极大同情。
7月10日,文化部一位副部长在人艺党组扩大会上说:“你们现在偏重艺术方面去建立风格,政治灵魂不在意了。”不久,《茶馆》停演。
一次周恩来到人艺看《红旗飘飘》,散戏后上台和演员合影,突然问身边的于是之:“《茶馆》这个戏,你们为什么不演了呢?”于是之怔住,半天没说话。周恩来说:“那个戏改改还可以演嘛!”
1963年,《茶馆》重排。“反右”时被保护过关的焦菊隐花了很大力气抓“红线”问题,他说:“要搞好红线,才能压住那些表现旧的、要否定的生活的戏。”最后,《茶馆》加了一条学生反帝反封、反国民党统治的“红线”,全剧结尾改为学生上台贴标语,常四爷张罗送开水……当时扮演常四爷的郑榕说:“这些都是硬贴上去的,和老舍先生的格调极不协调。”
复排演出时,老舍看完后不像以往那么爱说话了,对《茶馆》加红线问题也不言语。后来他只淡淡地说:“我对这个情况不熟悉,你们看着办吧。”
图为:1955年2月,赵起扬(右二)与曹禺(中)、老舍(左二)在北京人艺。
(《中国广播电视报》6.25 周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