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6月21日 星期四

    《知青》被推到风口浪尖

    《 文摘报 》( 2012年06月21日   05 版)

        由作家梁晓声编剧的电视剧《知青》正在热播。随着《知青》剧情的发展,观众对该剧的批评也日渐尖锐。一些观众认为这部剧“偏离现实过于浪漫,服装整齐如新,言辞过于前卫”。但也有人表示:“《知青》让我无意间重温了当年酸甜苦辣的知青生活,感人肺腑令人动容。”《知青》就这样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有些硬伤没能避免

        有观众指出,《知青》开篇是1968年麦收前,年轻人下乡到北大荒,剧中标语上写“欢迎新知青”,但“知青”一词是毛主席在1968年12月22日才正式提出的,此前只有“下乡青年”而没有“知识青年”;剧中,陕北的知青高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也被观众指出“唱早了”。因为那首歌在1971年12月才在中央广播电台首次播出。那时的文艺政策有所松动,才接连推出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翻身道情》、《红太阳照边疆》、《阿佤人民唱新歌》等一系列歌曲;而剧中使用的“担当”、“空虚”、“寂寞”、“太有才”、“红歌赛”等词汇,也被观众评价,有些太过“诗意”,有些属于改革之后用语,有些则是近两年的流行语,“与当时的语境和环境不相符”。    

        有些情节引发争论

        离乡背井的知青在登上火车的那一刻,会不会那么兴奋?观众指出“当年自己确实就是像电视剧表现的那样,满怀激情地出发的”,也有观众回忆当年哭的人占大多数,“当年我和一百多名知青在无锡西门桥登船去苏北新洋农场,当告别站在岸上的父母及兄弟姐妹,船刚离开码头,岸上的家长已克制不住地掉下了眼泪,船内一些女知青已忍不住地开始哭泣”。

        虽然争论颇多,大部分观众对于剧中人物的命运表示认可:出身不好的周萍被打入另册,即使主观上努力地接受再教育,处处表现积极,想得到认可,也至多被当作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却总不能一视同仁;以吴敏为代表的“左派”自视高尚,动辄对“出身不好”者蔑视、批判和训斥,有观众认为,这个人物虽然有些脸谱化,表演有些做作,但在那个畸形的年代,确有这种人物。

        剧中对于知青爱情的把握也比较写实,既没有《血色浪漫》的痞味,也没有《山楂树之恋》的浪漫,“剧中赵天亮和周萍之间有一些情愫萌生,挺真实的,那时候体现出的‘浪漫’其实就是互相帮扶而已。哪有那么多的爱情啊?”

        有些概念无法说清

        电视剧《知青》播出后,被许多观众赞为是“质朴自然的真情史诗”、“对特殊岁月的温情表达”、“展现了青春励志的生活态度”,也被不少观众批评为“并没有真实地反映那段知青生活”,“没有揭示出那场上山下乡运动的本质”。两种相反的评论其实来自一代人对于知青岁月的不同感受。

        的确,围绕《知青》这部电视剧产生的一切争论都与那段特殊的岁月有关,剪不断,理还乱,正如那段岁月加之于每个当事人的命运——卷进去容易,跳出来不容易。

        (《北京青年报》6.18 祖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