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0年公租房正式成为保障房的“新品种”之后,各地开始加速公租房建设。不过,从去年年底至今,一些地方首批公租房出现了“热建不热租”的情况。
据了解,上海首批公租房项目至首轮申请截止,申请率不足四成。武汉、郑州等地也遇到了此类“尴尬”。
“门槛太高是公租房遇冷的首要原因。”上海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的学者陈杰说。相比于其他一线城市,上海的公租房申请条件已经较为宽松,不过仍然要求“具有本市常住户口,或者持有《上海市居住证》达到二年以上”等条件。“最需要公租房过渡的,往往是刚来本市的海内外就业者和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而他们偏偏被排除在外”。
一部分公租房的地段不好,租金较高,也成为很多人“望而止步”的原因。
记者在采访北京远洋沁山水公租房项目时,有不少租户抱怨,“租金太贵了,每平方米月租金41元,47平方米一居室租金要1927元,68平方米两居室要2788元。跟周边的商品房租金差不多”。
目前,北京、上海等地公租房项目在确定租金时都实行“略低于市场租金”原则。
“如果把公租房当成廉租房和福利房,就违背了公租房的出发点。”陈杰说,“这是在走1998年房改前福利公房的老路,不可能持续。”
对于公租房遇冷问题,陈杰说:“这些问题的产生固然有经验不足的因素,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各地政府急于考虑完成中央下达的保障房建设数量指标,而对如何利用保障房,却因为没有相应考核而未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对公租房的布局没有规划统筹、项目没有经充分的科学评估和‘市场调研’就匆匆上马。”
对此,陈杰建议,“对地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考评中,应尽快改变当前‘重建设’而轻‘管理和利用’的现象,应强化竣工率、供应量和入住率等相关指标的考核”。
(《中国青年报》6.14 孙翠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