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6月14日 星期四

    高速公路偷工减料有多严重

    《 文摘报 》( 2012年06月14日   01 版)

        4月初,山西运城市闻喜县一位农民反映,去年7月,闻合高速闻喜县东镇的一段,刚建成还未通车时,一段二三百米的护坡就整体滑坡;2012年1月通车后,不到3个月,北张大桥两侧的防护工程又成了“烂渣渣”。

        4月3日,记者到闻合高速“北张大桥附近路段”调查,并且联系到了曾在该路段做护坡工程的包工头张孟虎。他向记者透露,“偷工减料”已成高速公路工程的“潜规则”。

        缩水的护坡尺寸

        闻合高速公路全长76公里,投资34.33亿元。为争速度、赶进度,闻合在2009年“当年立项、当年完成设计、当年招投标、当年开工建设”,整条高速分十二个标段进行建设,2012年初,闻合高速建成通车。

        仅仅3个多月后,记者在道路东段闻喜县东镇北张大桥南侧,就见到拱形骨架护坡已有多处垮塌,支离破碎。

        经过对塌出来的砌石测量发现,厚度没有超过16厘米的,平均为14厘米多,最少的只有9厘米。记者后来得到的施工材料表明,这个厚度应该是30厘米。

        这并非孤例。北张大桥往东一至两公里处,就是张孟虎的护坡工程。这是在1公里路段两侧,共计2412米长的两段防护工程。这两段工程至今没有任何损坏,而且工程完工后主体已成隐蔽工程,无法测量。但张孟虎承认,这些工程都不是按照正式图纸做的,而是上宽(厚)和下宽(厚)都比正式图纸少做了20厘米。

        一段工程三副面孔

        被质疑严重缩水的防护排水工程,将以怎样的面目出现在高速公路工程资料中?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了其中的奥秘。

        比如甲承揽出一米的业务,交给乙做,经各方达成默契,最后实际做了半米。这个缺斤短两的工程通过验收后,偷减下来的那半米的造价,就成为大家的“利润”。

        这部分“利润”主要在施工方(甲)和被其雇用的包工队(乙)之间分配。记者在河运高速第八标段第三工段调查采访到的一种分配方式是:甲按“一米”的量向上报,并获得认可,得到一米的结算款。乙也按“一米”的量报给甲,但甲只按“0.8米”的量给乙计量、结算。

        这叫“压方数”,并且一般都能得到各方默认。原理是,乙方实际上只做了半米的量,他已经有了自己的一部分“利润”。

        由此,一段在图纸上“30厘米厚”的工程,就出现了“18厘米左右”的实际厚度和“25厘米”的中间结算厚度这两种面目,从而在全套工程资料中呈现三副面孔。

        据介绍,偷工减料事件可能并不仅在防护工程中存在。尽管已铺设好的沥青路面很难测量,但一位工人告诉记者,油面厚度也大多不够,超过“下浮不超5毫米”的下限。其他如路基、隧道、大型填挖方、高礅大跨径桥梁等重要工程,工程进入下一道工序后,缺陷即被隐蔽,很难取得有效证据。而这些偷工减料带来的隐患远大于护坡。同时,偷减工程量带来的利润也远远高过护坡这类土方工程。

        (《中国经营报》6.11 李旭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