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艾伟德带领100多名3岁~16岁的孤儿上路了。从山西阳城到陕西西安近500公里,历经了半个多月的艰辛和磨难,终于到达目的地。
山中小城
一位英国传教士,在抗日战争中,她在山西带领100多名孤儿穿越太行,避开日本飞机的轰炸,逃到西安。
此举不但在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也轰动国际社会。1958年美国将其事迹拍成电影,由著名影星褒曼主演,由于影片故事感人,艺术精湛,该片获得当年奥斯卡导演奖提名。片名叫《六福客栈》。
1930年12月底,一个28岁的英国女子做出了改变其一生的决定:到中国做人道工作。她叫格蕾蒂斯·艾伟德,1902年2月24日出生在英国伦敦郊区。因为家境清寒,作为侍女,去照顾年迈作家扬何斯本爵士夫妇。侍女,伦敦称为“客厅女仆”,在中国叫保姆。1930年初一次聚会中,她听说在中国有位老宣教士珍妮·劳生,已经73岁,想退休,没有人肯去接替她。艾伟德立即写信希望接替她。几个月后,珍妮回信欢迎她前来,并告诉她,只要到达中国天津,会有人去接她到山西阳城。
千辛万苦到了山西阳城。阳城是座山中小城。教会工作的条件比艾伟德预想的还要差。教堂租住着一处民房,位于县城东门外的大道上,运货的骡队从这里来来往往。
八福客栈
安顿好后,珍妮向她透露了一个想法,借这个闲置的院落开一间客栈,接待骡夫住宿,厨子老杨正好可以给他们供应饮食。这样,既可以向当地人传福音,还能筹措传教经费。艾伟德连连称好。珍妮透露,准备将客栈取名八福客栈。如今,八福客栈只剩下一个“井”。
客栈办起来了,由于中西方还存在巨大的文化隔膜,当地人怎么肯来住呢?珍妮想出一个办法:让年轻的艾伟德站在门口,看到经过的骡队,就想方设法把他们拉进来。渐渐的,偶尔也有骡夫下车来看,当看到客店整洁、饮食可口,而且收费便宜时,就动心了。艾伟德试着与他们学习本地方言,还给旅客讲圣经故事。随着天长日久,客栈常常爆满,连骡棚里也是骡子满员。过了一段,住宿的这些山野骡夫起了变化,不再酗酒、高声喧哗,不再说脏话、哼唱黄色小调。
艾伟德来到阳城一年多后,即1932年11月,珍妮·劳生去世了。29岁的艾伟德成为八福客栈的新掌门,她的管理水平也在练习中得到提高,中国话也基本能够运用了。有一天,连当地县长都光临八福客栈了。他打算在当地推行“天足运动”(解放妇女的缠脚),请艾伟德代表政府挨户宣传检查,以正风气。县长还发给她薪水,提供出行用的骡子,并派两名卫兵保护。这样一宣传,阳城一带都知晓来了个矮个子的英国女人。
1938年春,中日战争爆发几个月后,一天下午,两架日机轰炸了县城,投弹24枚,其中一颗炸弹竟然炸中了城边的八福客栈。正在房间中祈祷和平的艾伟德被压在瓦砾堆下,一下失去了知觉。幸运的是,等她被救出时,仅仅受了点轻伤,其他人则安然无恙。随后有信息传来,日军马上就要占领阳城了。艾伟德带着几位孤儿,转移到了山区的北柴庄。她利用一孔窑洞,及仅有的几样急救药品,建立了一个临时“医院”。
百名孤儿
艾伟德还有一个任务是救助战争难民和孤儿。她收容了200余名孤儿,1000余名难民。此时大部分已经迁走。
那天,一个不好的消息让她改变了主意。情报员手里拿的一张告示让她震惊,上面用汉文、英语写着:悬赏“捉拿小妇人艾伟德”,赏金100美元。艾伟德不禁有些紧张。当她要把带一百个孤儿去西安的想法告诉县长时,县长觉得这简直是在做一件傻事,但艾伟德坚持说,这一百个都是她的孩子,一个也不能丢下。就这样,在1939年,艾伟德带领一百名3岁~16岁的孤儿上路了,从山西阳城到陕西西安近500公里,历经了半个多月的磨难到了西安,全部交给了宋美龄办的孤儿院。
1941年,大病一场的艾伟德出院,随后在1944年和1945年,去了兰州和成都救助麻风病人,1949年春回到英国,BBC很快把她的故事写成书,她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1956年美国把此事拍成电影。
艾伟德虽是第一个加入中国籍的传教士,一直想回中国,但一直不能如愿。1970年元旦,她患上了感冒,却仍然出席妇女祷告会,回孤儿院后就倒在床上。医生诊断是流行性感冒转为肺炎。两天后,艾伟德死在她所爱的中国土地——台湾。按照她的遗愿,她头的方向朝着中国大陆,朝着山西的阳城。
(《羊城晚报》6.4 郝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