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6月09日 星期六

    “最牛独董”折射独董“花瓶”化

    《 文摘报 》( 2012年06月09日   03 版)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副主任、EMBA中心主任徐经长身兼6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被网民赠予“最牛独董”的称号。

        按证监会出台的规范性文件,独董兼任的上市公司最多不得超过5家。

        独董制度对中国来说是个“舶来品”,它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制度,用以制约公司内部人控制和一股独大现象。我国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应当有1/3以上的独立董事。

        从A股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构成看,主要是高校学者、律师、会计师、券商行业分析师、退休官员等,其中高校学者占比最高。一些明星级的专家学者,往往是上市公司选择独董的“香饽饽”,常常身兼多职。

        兼任独董一个最直接的激励就是少则几万元、多则上百万元的“独董津贴”。公开资料显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担任建设银行独立董事,税前薪酬为41万元。

        目前,一些上市公司的某些“花瓶”独董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电话履职”。这些独董经常缺席董事会,多只通过通讯方式参加董事会。一种是“失声”独董。网民记得,在绿大地、重庆啤酒等一系列上市公司造假丑闻中,独董们集体“失声”。还有“内鬼”独董。利用兼任独立董事掌握的内幕信息进行交易。

        某些独董既不独立、又不“懂事”,正好满足了一些上市公司管理者“不受牵绊”的期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对很多上市公司来说,设置独董仅仅是满足合规的需要,走个形式,并不希望其真正履行职责,这与独立董事制度的设立初衷相违背。

        (《新华每日电讯》5.26 姚玉洁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