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有这样一群人,为了照顾儿女孙辈背井离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囚居”在儿女家里。
在这里,他们一面享受着天伦之乐,一面承受着他人难以想象的孤独。
这群人被称为“老漂族”。我国现有流动人口2.6亿,同期60岁以上人口占到了13.26%。
农村“漂妈”:城市里哪有我的生活
这几天,柏大妈经常坐在自己居住的小屋里望着窗外发呆。
今年2月,柏大妈替换亲家到北京来帮忙照看孙女。让她郁闷的是,自己本来是帮忙来的,结果却越帮越忙,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状况频出:刚来几天就得了带状疱疹,不久又犯了脑供血不足的老毛病突然晕倒。前几天,儿子高先生带她到楼下的理发店剪头发,安顿好老妈之后,高先生去超市买东西,没想到柏大妈洗完头起来时没留神脚下的台阶,把左胳膊摔骨折了,右胳膊也扭伤了。柏大妈的儿媳总要请假,一边照顾她和孩子,一边忙手里的工作。儿子也经常要早下班来“接应”儿媳,一家人的生活节奏没有因为她的到来变得顺畅,反而更加磕磕绊绊。
柏大妈的儿媳李女士悄悄说:“这几天老太太除了吃饭、上厕所,都不怎么出她的房间,吃饭都要有人叫才出来,话也很少,怕是上火了。”
高先生说:“她病了、摔了就跟自己生气较劲,觉得没帮上忙反倒添乱。我真担心她会憋闷出病来。”
60岁的柏大妈来自唐山农村,晕车厉害的她如果不是必须要出村,估计这辈子都不会踏出那片土地。用高先生的话说,刚来北京时你把她放在楼下,她都不知道怎么搭电梯上楼。
据李女士观察,“天气好时小区里总是聚集着一大帮大大小小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姥姥或者奶奶带着在楼下玩,大家在一起聊聊天也挺热闹的。但婆婆好像融不到这个圈子里来,总是怯怯地站一边望着,现在孩子还小,但我担心孩子大了也跟着奶奶变孤僻了。”
“我妈很惦记我爸,我爸不会做饭,我妈不在他只能自己凑合着吃饭。照理说城市生活条件和环境比老家好多了,但我感觉对于她来说,这不是享受,而是‘忍受’,如果不是因为要帮忙带孙女,她绝对不会来我这儿。”高先生说。
柏大妈最高兴的事就是跟老家的亲戚通电话,用儿媳李女士的话说那是她说话最大声、最放得开、最“回归自我”的时候。
柏大妈除了惦记老伴,还惦记着家里的地种没种好,鸡鸭鹅狗生活得怎么样,还有村里的选举结果出来没……而北京繁华的街道、富丽的商场、川流不息人群,并不是她的生活。
城市“漂妈”:没事得自个儿“找乐”
自打2010年女儿怀孕开始,吉林的孙阿姨就抛下老伴来到北京照顾女儿,现在外孙子已经一岁零四个月了,但女儿并没有放母亲走的意思,而实际情况也似乎不允许孙阿姨离开。女婿林先生的母亲多年前已经去世了,林先生的父亲已近古稀之年且身体多病,在南京老家的姐姐家里养老。
“我现在算是被‘套牢’了。”孙阿姨自嘲自己是“玩心很重”的人,平时在老家喜欢跟亲戚朋友搓搓麻将,或者跟同事好友逛逛街聚聚会,退休后计划着趁身体还走得动跟老伴一起出去旅旅游,但现在所有的爱好和计划都因小外孙的到来被打破和搁浅了。
爱逛街的孙阿姨现在只能带着小外孙逛逛楼下的超市和小区,喜欢穿漂亮衣服的她也已经很久没添置新衣了,“北京谁都不认识,穿出去给谁看啊!”性格开朗的孙阿姨哈哈笑着说。
最近,不甘寂寞的孙阿姨又给自己找了个新乐子,晚饭后到楼下的小街心广场跟着一大帮中老年妇女跳舞健身,“通过跳舞也认识了一些人,大都是到北京奔子女来的,大家在一起相互也能解解闷。”
孙阿姨最高兴的事儿,是同在北京给儿子带孩子的老同事能偶尔抽空过来看看她,或者周末女儿在家的时候,她和老同事能出去逛逛街。
“漂”族家庭:多为照顾儿孙
调查显示,逾八成网友表示自己在外地工作,父母在家乡,会考虑让父母来城市中当老漂族,且超过四成的网友表示让父母“随漂”是为了照顾小孩。“两夫妻都得工作赚钱还房贷,请保姆照顾也不放心,只能让父母来帮忙看孩子了。”即将当妈妈的钱女士表示。
“还是老家好,地方宽敞空气好,平时还可以串门找朋友聊聊天,不像在这里,去哪里都要坐车,城市太大了,一个人不知道该去哪。每天像坐牢一样,感觉有点闷。”“囚居”在女儿70多平米的斗室里的李大爷,十分想念老家宽敞的院子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亲戚邻里们,李大爷的感叹说出了很多“老漂”们的心声。调查显示,“老漂族”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远离熟悉的生活圈,常常感到孤独。
其次,因为户口问题无法享受到应有的社会福利,看病太贵也是漂爸漂妈们的心头大患。柏大妈三次看病花了将近3000元,这让一辈子节俭的老人感到非常心疼,总是念叨着在家里已经参加的新农合,在城里看病却一点用不上,这么贵不说,还一分钱都报销不了……
另外,与子女生活习惯不同,育儿理念有差异容易产生矛盾也是“老漂”们普遍的苦恼。刘阿姨就因为“婴儿是该按时喂养还是按需喂养”等育儿问题与儿媳发生过很多次不小的摩擦,“毕竟不是自己的家,人家说了算,我现在是寄人篱下啊!”刘阿姨心里颇为“堵”得慌。
再有,很多为照顾儿孙两地分居的老夫妻相互惦念却不得见,也是“老漂族”们心里的忧虑。
传统中国老人喜欢儿孙绕膝的生活,但并不意味着老人不需要自己的个人空间。专家表示,其实人生最大的幸福应该是晚年的幸福。老人已为家庭、为社会奉献了一生,理应在晚年享受社会、家庭发展的成果,有好的生活环境,而不是重新背上生活的包袱,这不符合尊老、敬老的传统,应该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反思。
家庭和社会:该为“老漂族”做点什么
除了城市化进程的催生,其实“老漂族”的出现与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也密不可分。与国外的父母放养式的教育方式不同,在我国即便儿女已经组建了家庭,但年迈的父母们依然觉得有义务“养育”孩子,至少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为此很多老人甘愿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大城市生活。
然而,2010年一项由学者发起的对千名老年人进行的调查发现,近六成的老年人不希望同子女住在一起,即使子女有心孝敬,这些老人仍感到不适应。因为老年人一旦离开原有的生活环境,就是一个重新社会化的过程。熟悉的环境给了老人足够的安全感和心理慰藉,一旦转换环境,就意味着老人必须很快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转变旧有的生活方式,才能在新环境里自如地生活,而这对于老年人来说是很困难的。
“更为严重的是,老人住在儿女家,容易产生寄居的负面心理暗示。”心理咨询师孙卫国分析说,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父母在子女面前有着极大的“权威”。然而到了儿女家中,儿女作为小家庭的主人,老人的“权威感”便会瓦解,有些老人在心理上会有“被寄居”的不适应感,从而产生自卑、孤独等负面情绪,甚至诱发疾病。
“漂妈漂爸”这一群体因亲情而生,也因亲情而困惑。这个群体与我们血脉相连至亲至爱,无论是家庭还是整个社会,都应该为他们,这个“为子女默默奉献了一辈子、年老了还要到异乡重新开始”的群体做点什么。
孙卫国建议,子女应多与父母交流,多关心父母的心理状态,“把自己的父母介绍给周围年龄相仿的老邻居,通过一起买菜、聊天、串门,逐渐形成新的朋友圈子。孩子不在时,老人至少有个说说话的人。”
中国海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文俭认为,帮助外来老人融入陌生的城市,将是一项长远的社会系统工程,“比如公交卡、公园卡、城市养老设施等,不管老人有没有本地户籍,都应该保障其最基本的权益。再比如其生活中遇到的语言、饮食、医疗等问题,都能通过便捷的方式得到解决,让他们跟随子女到城里来真正是‘享福’,而非受‘软禁’。”
老漂一族的城市生存状况,不仅是题材电视剧本的线索和素材,更应该被写进现实版本的制度关照。
(《中国经济导报》5.24 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