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条称“自来水中含有避孕药”的微博引起网民热议。相关领域专家表示,所谓“避孕药”的说法实属噱头,其实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水里检测出雌激素成分。据专家解释,在合格水质下,雌激素的含量比较微量,不会对人体构成危害。那么,自来水里的雌激素到底是什么,是从何而来呢?
清华大学水处理专业教授王占生表示,水中雌激素的成分主要是两种:双酚A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后者就是塑化剂的主要成分。日常生活中,瓶装、桶装矿泉水和各种塑料制品,都极易溶出有害物质。像很多地方的自来水来自附近的江河,上游排放出的工业废水及其他污水都有可能带来雌激素。
有网民表示,雌激素用一般的水处理技术处理不掉,这也引发了一些网民的担心。北京供水协会水质工作部部长樊康平说,无论是消除雌激素还是其他物质,在水处理过程当中,采用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包括各种氧化技术、吸附环节,都会使其得到一定的分解,量会变得更少。百姓真正喝的时候,是安全可靠的。
将于今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106项水质指标限值进行了严格规定。对人体是有安全保证的,在合格水质下,不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文汇报》5.23 赵仁伟 赖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