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改革研究者认为,中国目前改革进程缓慢,在一些领域甚至出现倒退。其根本原因,是许多所谓的“改革方案”受限于对本部门利益的维持和保护,无法突破特殊利益集团的阻碍。
今年2月底,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财政部和世界银行联合课题组发布报告:《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该报告建议,在政府最高层成立一个高级别的改革委员会。
关于设立高级别改革委员会的理由,这份报告是这样表述的:强有力的领导与决心将发出重要信号,促进各部委和各机构之间的统筹协调,以确保敏锐且有效地应对改革阻力。
这份报告的观点很有代表性。面对当下强大的改革阻力,很多观察者深感忧虑,有学者公开撰文“怀念体改委”,认为曾直接推动中国改革20余年的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其突破障碍的能力与胆识值得赞赏与怀念。
体改委最辉煌的时期是1982至1998年。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商品经济、股份制、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界定等高难度的课题,在国家体改委的积极探索和艰难推动下,取得了重大突破,体改委因此成为主导中国改革进程的重要思想及组织力量。
然而,在199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中,体改委被降格为体改办,退出政府组成序列。2003年,国务院实施机构改革,体改办被撤销,其职能并入新成立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但很多观察家认为,其已无力主导改革局势,功能式微。
“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个机构认认真真地进行改革的总体考虑和设计确实不行。”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应该有一个比较超脱的机构,摆脱利益集团的束缚,来综合地、全面性地研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整体改革及配套改革,然后提交给中央和国务院讨论。
(《中国改革》2012年第5期 岳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