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5月15日 星期二

    饮用水能否达到最新标准

    《 文摘报 》( 2012年05月15日   01 版)

      2009年下半年,为了“大致搞清”全国城市饮用水的水质状况,住建部水质中心作了一次全国普查,范围涵盖县城以上的全部城市;并且要求交叉检测,“这个省可派那个省,那个省可派第三方省,但不能互派。”住建部水质中心总工程师宋兰合解释。“这比自检自测的可信度要高。”

      这次普查,是近十几年间最大规模的检测,覆盖了全国4000多家县级以上城市自来水厂,得出了最为接近真相的饮用水质数据。然而,至今住建部都未对外正式公布这次调查的数据。但在纪律允许范围内,宋兰合还是做了部分介绍——“1000家以上出厂水水质不合格。”他还强调,2009年以来,城市自来水水质并无“太多改善”。

      出厂即水质不合格,意味着什么?自来水供应是一个长链条,出厂后,经过输水环节,最终入户。绝大多数城镇输水系统老旧,混乱的二次供水,也会带来新的污染。居民实际饮用的水质远差于出厂水质。

      多位接近权威部门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他们所获知的该次检测结果,实际合格率也就是50%左右。更让人担心的是,除城市水厂外,还有上万座小自来水厂供应乡镇,工艺更落后,水源安全更难保证。

      今年7月1日起,中国将强制执行最新饮用水标准。新标准与国际接轨,指标达到106项,与欧盟水质标准基本持平。中国的自来水似乎即将实现直接饮水。然而,在宋兰合看来,饮用水新标准只不过起个引导作用。

      按照现行规定,即便是新标准的106项检测,地表水厂一年只需要检测两次,地下水厂一年检测一次即可。“通过少检,一些地方水厂可以避开水质不合格风险高的月份。所以检测时合格,不代表不检测时也合格。”水质检测次数少,还因检测能力过差。全国35个重点城市中,仅有40%城市有能力检测106项全指标,大批县市、乡镇水厂连常规指标检测能力都不具备。

      尽管水源污染严重,至2009年底,全国县以上4000多家自来水厂中,98%仍使用传统工艺。目前,仅有北京、上海、广州部分城市的部分水厂实现了深度处理。预计到7月1日饮用水新标强制执行开始,采用深度处理的水厂,比例只会再多一个百分点而已。

      宋兰合说,滞后的水处理工艺,叠加不合格的水源,加之管道老旧造成的二次污染。自来水严峻的水质现状事属必然。

      (《新世纪》5.8 宫靖)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