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门是外朝(前三殿)和内廷(后三宫)的分界。门里是后三宫区,外朝大臣、皇亲国戚及其他人等,非经皇帝特许,万万不能进入乾清门,擅入者,处绞刑;而后宫妃嫔宫女们,没有得到皇帝许可,也绝对不可以随便外出乾清门,违反者,受严处。
后三宫是帝后的生活区。前三殿的正门是太和门,后三宫的正门是乾清门。前三殿的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名称都多次改过,后三宫里的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的名称始终没有改过。
乾清门在清代兼为处理政务的场所,特别是康熙朝的“御门听政”主要在这里。许多重要决策是在乾清门“御门听政”时做出的。
所谓“御门听政”,通俗地说,就是皇帝办公会议。御门听政,常在早上举行,所以又称早朝。皇帝在太和殿举行的朝会,叫作大朝;在乾清门等处举行的日常朝会,叫作常朝。
清朝初期御门听政的场所,为什么由太和门改到乾清门呢?有学者认为,太和门在皇宫最南端,皇帝住在乾清宫,每天早上要从后宫乘舆,经过大半个皇宫,路程远,费时间,动静大,不方便。皇帝在乾清门听政,出了乾清宫,没有几步,很快就到,便捷得多。虽说乾清门不如太和门气派,但它接近后宫,比较实际,效率也高,体现了康熙帝不摆排场、讲求实效的作风。
清朝御门听政,从顺治朝开始,到康熙朝,逐渐制度化、规范化。在乾清门的门道设“黼扆”(fǔyǐ)就是围帐;帐前设御座(宝座),座前设御案,案上放置奏疏或奏折,供大臣跪奏时用。
清朝御门听政时间,夏、秋为辰初(早七时),冬、春为辰正(早八时)。北京冬天很冷,早晨更冷,虽设围帐,也要取暖,御座前设两个铜火盆。乾清门是开敞的,虽有火盆,还是很冷。
御门听政时参加的官员,有大学士、六部九卿——六部尚书加左都御使、理藩院尚书、通政使,内阁学士,翰林院侍读、侍讲,日讲起居注官、各部相关官员等,一般十多人。
御门听政仪式,与会官员,先在午门外会合,传旨宣召,鱼贯而入,到乾清门,分列东西,按级序立。部院奏事官员,捧疏者到正中,靠近黄案前跪,奏事毕,起立,退回原班。每奏一事,皇帝降旨,大学士、学士承旨完毕,起立。皇帝还宫,皆退朝。还设有官员负责纠参失仪官员,迟到官员要受申斥或处分。 (《大故宫》阎崇年著 湖北长江出版集团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