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5月01日 星期二

    “仗义”与“负心”

    《 文摘报 》( 2012年05月01日   05 版)

      经常看见有人引这样一副对联:“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这对联载于清人梁章钜的《楹联丛话》,作者是福州一位杀猪匠,名叫徐五。梁章钜把这件事记载得比较详细,说他有一个乡贤叫曹学佺的,贬官回家后,有一天闲行陋巷,看见一草房,门口贴着对联:“问如何过日,但即此是天。”觉得很奇崛,就打听。结果两人交谈,发现很合得来,遂成为朋友。

      转眼到了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吊死煤山。曹学佺听到消息,非常悲伤。正在家里哀叹,突然一个人粗鲁地撞开门进来,看见他,惊呼道:“怎么回事,你还没死啊?我还特意带酒菜来给你祭奠呢。”

      梁章钜接下来的记载是,“先生遂拜而就义焉”,仿佛曹学佺这时只对徐五说了一声:“对不起,你稍等一会儿。”关上房门就自杀了。

      《楹联丛话》还记载,徐五劝曹学佺自杀后,他自己也没有苟活,几天后,有人在溪水中发现了他穿着白衣冠的尸体。

      不过,我不喜欢徐五这样的人。首先,对他的那幅名联就不喜欢,屠狗辈就多仗义,读书人就多负心,有什么依据?这种标榜自己,打倒别人的姿态,也太轻薄,太神气活现了。其次,强劝别人殉国,有以道德杀人之嫌,谁要摊上这样的朋友,天下平安便罢,不平安,就得搬家躲避。

      (《今晚报》4.11 史杰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