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3月24日 星期六

    古代因避讳而改名的城市

    《 文摘报 》( 2012年03月24日   07 版)

        在我国古代,城市的改名易称,大多因为汉字的避讳。

        据《隋书·地理志》记载,为避隋炀帝杨广之“广”字,一下子就改掉几十个城市之名,其中广州改为番州,广饶县改东海,广安县改延安,广都县改双流等。

        如果说杨广只避一个“广”字,唐德宗李适避讳就宽多了,他不但避讳“适”,连像“适”的“括”字也不放过。《闻见后录》卷二六云:“处州,旧为括州,唐德宗立,当避其名,适处士星见分野,故改为处州,音楮。今俗误为‘处所’之‘处’矣。”

        那时,不但避皇上的讳、名人的讳,还避恶人的讳,也就是我们说的“憎讳”。唐肃宗最看不起小人安禄山,把当时有“安”字的城市名一律改掉。据《举例》卷二记载,他把当时的安康改为汉阴,同安县改为桐城,宝安县改为东莞等。

        有的不但改原字,连同音字也一律改掉。三国孙权之太子名和,不但避讳“和”字,还避讳同音字“禾”,《三国志·吴主传二》云:“(赤乌)五年春正月,立子和为太子,大赦,改禾兴为嘉兴。”

        (《人民日报·海外版》3.10 刘绍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