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3月15日 星期四

    那个年代的“代笔”

    叶延滨 《 文摘报 》( 2012年03月15日   05 版)

        “代笔”是个有趣问题,并不针对哪个人、哪部书。

        网络上一场关于代笔的争论,让我想起“代笔”其实是久有传统的事情。

        “文化大革命”前,邮电局的门口,有人会摆一张小桌,支一面小招牌,上面写着“代笔书信”。那时候,没有读过书的文盲不少,收到了亲人从外地寄来的信,就有了读与写的问题。潦倒的读书人找不到其他工作时,便有人干起代笔书信的营生。

        上世纪70年代初,我从工厂被借到《陕西文艺》当“工农兵编辑”。那时天津有个小靳庄,写诗出了名,于是全中国都在发表农民写的诗。根据我的经验,不少的农民诗都经编辑“代笔”。比方说,一沓子诗稿,只有一句“诗歌本是土中埋”还像句诗,那么,我就再加几句:“我用锄头挖出来。汗洒大地粮满仓,情谱稿纸诗花开。”然后交领导审定,用那个作者的名字,将这首诗发在刊物上。

        这些年代笔成了一个职业:“枪手”。明星们名气有了,要出个自传,请“代笔”代劳。没有明星,代笔的枪手写得再好,没有人要他的文章;没有枪手,明星的故事再生动也变不成文章。“代笔”成为一种市场潜规则,一个要名,一个挣钱,合作愉快。枪手有各种,代笔也多样,比方说,枪手替大牌编剧爬格子,然后稿费分成;比方说,学生写了论文,导师署名在前联名发表……林林总总,让不少无名的写手找到了工作。

        说实话,“代笔”这是个有趣问题,并不针对哪个人,哪部书。现在走进书店,看到各种名人讲话集、自传集、诗文集,就会有一种走进古玩店的想法:“是他自己写的吗?如果是代笔,会是哪位高手呢?”读书同时鉴宝,品评把玩,甚是有趣……

        (《羊城晚报》2.29)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