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3月15日 星期四

    心理驿站

    春季容易出现心理危机

    《 文摘报 》( 2012年03月15日   04 版)

        北京回龙观医院康复科主任崔勇主任医师说:精神状态和季节的关系自希波克拉底以来就受到关注,1938年法国Esquirol认为,精神病患者人数从春天开始上升,初夏达到高潮,以后逐渐减少。

        自2002年至2006年的国内对6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再入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春季252例(37.5%)、秋季168例(25.0%)、夏季140(20.8%)、冬季112例(16.7%)。为什么是这种情况呢?原因有三:

        1.春季气温、湿度、光照、气压变化,可造成人体内褪黑素的相对缺乏。褪黑素是由松果体分泌的一种与睡眠有关的激素,褪黑素降低可使人的睡眠减少、情绪不稳、易怒、思维迟钝,甚至沮丧和抑郁。

        2.人体的细胞膜内外存在着微小的电压差,空气中的带电粒子会影响细胞中的生物电,进而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研究表明,春季阳离子增加,阳离子能抑制单氧化酶的活性,提高单胺含量,导致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出现幻觉、妄想、冲动等行为。

        3.祖国医学认为春在五行属木,木喜条达;在五脏属肝,肝主疏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若春季少阳之气升发太过,多表现为情志躁狂;当春季少阳之气升发不能应时而旺,肝气当升不升,易致气机郁结。有学者对该病发生与节气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雨水、惊蛰为精神分裂症的高发节气。

        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刘华清主任医师说:每年春节过后天气转暖时,是全年度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高发时段,春季最容易患的心理疾病有焦虑症、抑郁症和慢性疲劳综合征等。

        正常人群在这个特殊的季节里,容易出现睡眠障碍和情绪障碍,如失眠,表现为早醒或者入睡困难;情绪不稳、浮躁不安;没有明显原因的持续疲乏感,休息后也难以复原;常常因不起眼的家事、办公室小事、夫妻间琐事,发脾气,不能控制冲动,行为过后常自责,有内疚感,自我评价过低等。这时如不加以注意,就会引起慢性疲劳综合征、抑郁症等“心病”。

        针对“春困”现象,我们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让自己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从而保持乐观的情绪,以使肝气顺达,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希望大家尽力寻找情绪体验的机会。一是多想想你所从事的事业,时时不忘创新,做出新的成绩;再者多与别人沟通,在得到支持和理解的情况下,会使人头脑清醒,心胸开阔;三是多参加公益活动,最好是学会一门艺术,无论唱歌弹琴,写作绘画,集邮藏币,都会使你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北京青年报》3.5 郭晓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