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2月28日 星期二

    “人口亏损”下的中国

    《 文摘报 》( 2012年02月28日   06 版)

      2011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中国在过去10年已跨入“超低生育率”国家的行列,逐渐产生了巨大的“人口亏损”问题,这个问题的加剧带来了十分严重的社会危害。

      “人口亏损”是指“年轻人口锐减”、“女性人口缺失”和“人口关系断裂”等人口发展不均衡和不持续现象。

      “生育少子化”快于“人口老龄化”,导致人口不可持续发展以及养老金体系的难以为继。

      数据表明,中国人口增量减少速度惊人。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在过去的10年中,我国育龄妇女终其一生的平均生育水平(即总和生育率)早已低于1.5,属于国内外人口学家普遍担忧的“超低生育率”。

      始于1980年,人口持续、严重的少子化导致中国难以避免地掉入了“少子老龄化”的陷阱。改革初期的1979年,中国0~14岁的少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约为33%;到了2009年,比例竟然不到20%。国际上认为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15%~18%属于“严重少子化”,低于15%为“超少子化”。事实是,低甚至零生育文化已经在1980后、90后新生代人口中形成。

      资料表明,少子化首先影响了小学毕业生数量,小学生毕业生数量2000年的时候是2419.2万人,2009年下降到1805.1万人。在2010年9月10日《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发布会上,人保部领导表示到2035年我国将会面临两名纳税人供养一名养老金领取者的局面。

      劳动年龄人口供应跟不上经济发展需要步伐,导致依旧靠人力实现增长的中国经济面临持续衰退的挑战。

      当前,我国东南沿海出现的“民工荒”正在向全国各地延伸。“民工荒”折射了中国发达地区严峻的劳力短缺危机。据预测,未来20年内中国劳力缺口可能达到1亿以上。

      低生育率势必造成未来的劳动力大幅减少,造成经济发展所需的劳动力更新严重不足甚至断裂,预测表明,中国劳动适龄人口将从2013~2015年开始减少。未来10年内,中国20~40岁年龄段的人口可能减少1亿以上。

      人口增量乃至总量的减少导致人口需求萎缩,经济发展将因此缺乏内需推动。按照国家统计局年鉴数据,2003年我国人口净增就已经低于800万了,2008年净增人口为673万。人口峰值可能提前至2020年之前到来,然后开始挑战巨大的人口负增长。

      生育少子化导致适龄征兵人口数减少,已经影响国防人力资源的持续供给。

      近年,“征兵难”普遍出现,适龄青年报名人数下降,成为国防难题。从人口学角度分析,适龄青年人数减少是主因。

      “征兵难”是持续少子化、严重少子化的后果之一,而且是今后“征兵难”加剧的根本原因。据相关测算,我国18~22岁年龄段的青年人口2008年达到峰值12540万左右,以后逐渐下降,到2020年同年龄段的人口只相当于2008年的56.2%,只有7000万左右。未来10年中国18~22岁的人口将减少4000万人。

      “兵者,国之大事也”。2009年,我国首次大规模地招收大学生进军营,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大势所趋,兵员素质是部队战斗力的根本保证。但说到底,长期的超低生育率弊端日显、未来危机四伏,从长远看,保障各方面人力供应需要适度的生育水平,需要人力资源的战略储备。

      大批421家庭结构的出现,导致独生子女老年父母“老难所养”和“老无所依”。

      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人力匮乏已经成为共识,独生子女父母的家庭养老支持力特别是照料力普遍弱于两个孩子以上的家庭。而且,我们并没有为此做好准备。截至2009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机构有38060个,床位只有266.2万张。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养老机构的床位至少缺300万张。我国不仅面临着“未富先老”的挑战,而且面临着更直接的“未备先老”的挑战。大约1.5亿个独生子女家庭所面临的养老困难将成为国家难题。

      适婚女性人口的严重亏损,导致4000万以上的适婚男性人口婚配困难。

      据西安交通大学人口所研究,2013年之后,中国每年的适婚男性过剩人口在10%以上,平均每年约有120万男性在婚姻市场上找不到初婚对象。该所2010年对全国28个省份共计369个行政村的调查显示,平均每个行政村至少有9个“光棍”,平均年龄达41.4岁。

      人口发展的一大特点是周期长、惯性大、问题深,必须提前谋划,通过恰当的经济、文化和政策综合措施鼓励低生育率回复到更替水平之上,恢复人口生态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学习时报》2.20 穆光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