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2月28日 星期二

    要不要生二胎

    《 文摘报 》( 2012年02月28日   02 版)

        独生子女如今面临生儿育女的问题,他们中的不少人已经当上了爸爸妈妈。但新的问题也来了,要不要生二胎?

     33岁妈妈很头疼

      杭州33岁的小凌已经有一个7岁大的儿子,可最近却和公公婆婆、老公、儿子,因为要不要再生一个娃而争执上了。小凌和老公都是独生子女,可以生二胎。而已经有了一个孙子的公公婆婆也非常渴望再有一个孙女,子女双全他们觉得才完满。但小凌却不情愿,原因有三:首先,怀孕生孩子太辛苦;其次,自己已经不算年轻,第一个孩子生得早,现在身材恢复得还不错,如果再生一个,恐怕就完蛋了;另外,自己工作比较繁忙,不可能再抽出那么长的一段时间来生孩子。“再说了,万一生出来又是个儿子呢?难道要生第三胎?”小凌有点郁闷。

      于是,小凌决定召开家庭大会,投票表决。可原本以为老公和儿子会帮着自己的她,却打错了算盘,投票结果4比1,除了她自己,公公、婆婆、老公、儿子,都要求她再生一个。“老公的理由是:听老人总不会错。儿子的理由是:我还想要一个弟弟或妹妹。”小凌欲哭无泪。

     哪一环都得吃住劲

      北京的俞桢女士1980年生,丈夫商先生也是1980年生,如今女儿7岁,儿子3岁。

      俞桢和商先生是高中同学,18岁两人相恋时就说好将来要两个孩子。“我们都是独生子女,一直都觉得独生子女太孤独。”22岁那年,他们结婚,很快有了第一个孩子;2008年,他们决定按照计划准备要老二。

      除了自己决心已定以外,俞桢身边的不少朋友恰好也都在生老二或者已经生了老二。当时,借着房地产那几年红火,这几位朋友都率先实现了个人财产的翻番,“至少都算家境殷实吧,毕竟,在北京这样的地方,靠着一个人的工资甚至两个人的工资养俩孩子不现实。”

      “要老二这事,光有家底也不行,做好奉献的准备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做妈妈的。” 俞桢自从生了老二之后就辞职在家,三年来,她一直自己带孩子。三年下来,她感觉虽然辛苦,但乐趣无穷:“头一个乐趣,作为父母,感到现在的幸福不只是加倍了,而简直就是幸福的平方;第二个乐趣,孩子们在一起,玩也好,闹也好,我给他们互相找了个伴儿,而且会伴随终生。”对这两个相差4岁的孩子。俞桢说:“连我自己都羡慕他们。”

      “钱,人,房,车,啥也不能缺,要老二这事跟开公司一样,你得有固定资产,还得有流动资金,还得有帮你办事的人,环环相扣,哪一环吃不住劲都不行。”幸好商先生的父母也住在同一个小区,前后楼,两口子倒腾不出手来时,老人随时能够替补。

     让我们自己决定

      杭州31岁的小黄有两个孩子,女儿6岁,儿子2岁。她说:“女儿还不到1岁的时候,父母就提出让我再生一个,当时我就拒绝了,因为我觉得自己没有做好准备。等到女儿3岁多的时候,我觉得时机差不多成熟了,就再次怀孕生了儿子。自从儿子出生,我发现女儿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懂得照顾小弟弟了。而我自己也感觉到,照顾儿子不再像当初照顾女儿那样辛苦了。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在女儿1岁多的时候怀二胎。”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生不生二胎,关键看妈妈。生二胎这事,就应该让夫妻俩自己决定,长辈最好不要插手。毕竟辛苦和幸福都是当爸妈的才能体会。

      (《钱江晚报》《北京晚报》2.17、22 马焱 张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