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3日,德国《图片报》爆出了总统武尔夫的“贷款门”丑闻。
据《图片报》报道,2008年,时任下萨克森州州长的克里斯蒂安·武尔夫从好友企业家格尔根斯的夫人手中贷款50万欧元(约合415万人民币),用来购买一处房产,双方商定贷款利率为4%,低于当时银行约5%的贷款利率。
2010年2月,武尔夫在下萨克森州州议会接受质询时没有主动提及这笔私人贷款。同年3月,武尔夫以更低的利率从斯图加特一家银行获得贷款,还清了格尔根斯夫人的私人贷款。
事件曝光几日后,武尔夫以一封公开信对此作出解释。然而,这一举措并没让事件就此平息。今年1月2日,《图片报》继“贷款门”后又抛出“恐吓门”,将武尔夫的丑闻推向高潮。原来,当时在国外出访的武尔夫得知“贷款门”报道即将出炉,曾亲自致电《图片报》总编迪克曼。
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德国民众对政治人物的“道德洁癖”,最终将这位春风得意的政治人物拉下了马。2月17日,在妻子贝蒂娜的陪伴下,武尔夫在总统府发表简短辞职声明。
“难道这些小小细节,不都是可以原谅的罪过吗?”德国《明镜》周刊发表的文章说,但在接下来的论述中,《明镜》周刊话锋一转道:“并非如此。丑闻就是细节的累积。”
“在民主国家,公职官员应该由人民的代表约束,不是特权人群。”《明镜》写道,“民主政体不会允许他这种孩子气的行为。”
(《青年参考》2.23 郭炘 崔向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