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20日在会见友好城市南京市代表团时,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南京市外办21日正式宣布暂停与名古屋市政府之间的官方交往。然而,简单的“断交”是远远不够的,回应河村的言论治标更需要治本。
为什么说“断交”是不够的呢?首先,此事在日本国内并未受到太多关注。日本媒体或闭口只字不提,或只是在非常不显眼的版面上简单介绍一下南京方面的回应。其次,河村本人并不认错。据当地媒体《中日新闻》21日的报道,河村在当日会见记者时竟称,正因为是友好城市才要说出“事实”。
河村展现强势姿态的背景是他得到了不少名古屋市民的选票支持,当然这主要得益于他提出的大幅减税的政治主张。尽管很多专家批评河村提出减税的主张只是为了取悦民众而缺乏现实可行性,但实际结果是他的主张得到了大多数名古屋市民的认可。但是,有多少名古屋市民关心他们的市长否认南京大屠杀、散布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言论呢?应该有更有力的措施,让名古屋市民知道,他们的市长损害中日友好关系,将进而损害市民们自身的利益。
尽管河村事件仅是个案,却敲响了警钟:告诫人们对挑衅的日本政客要毫不留情,同时也要进一步加深与日本人民的交流,让更多日本人真正认识并承认过去加害中国的历史事实,真正认识到日本加深与中国友好关系的重要性,认识到中国人民不仅有宽容,更有原则!那么,届时河村之类冥顽不化的政客在日本政坛自然难以立足。
(《光明日报》2.23 严圣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