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2月21日 星期二

    “粉红肉渣”如何走上美国餐桌

    《 文摘报 》( 2012年02月21日   07 版)

      美国几大快餐巨头“麦当劳”、“汉堡王”和“塔可钟”日前已经宣布停止在食物配方中使用“粉红肉渣”。

      “粉红肉渣”是一种氨化无骨肉类配料,取材于动物的头、尾、足等“边角料”,并经氢氧化铵消毒处理。

      上世纪90年代,美国牛肉加工业人士发现,屠宰场剩余牛肉可被加工为符合汉堡供应商要求的瘦牛肉。但是,由于这些“边角料”牛肉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含量非常高,如何除菌以符合美国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是关键。研究者称,可在“边角料”牛肉传输管道中注入氨气,氨气遇牛肉中的水分后将提高牛肉碱性,从而增强杀菌效果。

      2001年,该研究部门表示,氨气法能将“边角料”牛肉中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几乎除尽”,由于其碱性较高,将其与常用牛肉制成的牛绞肉相混制成汉堡,能确保卫生安全。

      美国非营利组织食品安全优先协会总裁南希·唐利、美国消费者联盟的食品安全研究所领导卡罗尔·塔克等专家均支持以此方法为基础食品安全技术。根据这些研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断定将氨气用于食物处理是安全可行的,于是“粉红肉渣”以价格优势迅速成为几大美国快餐业巨头和不少食品杂货连锁店的供货商,也正式被掺进牛绞肉做成汉堡出售。

      但是,早就有专家对监管部门放行“粉红肉渣”持保留意见。前美国农业部微生物学家卡尔·卡斯特和其他一些科学家曾指出,监管部门就批准出售氨气加工过的“边角料”牛肉,可能会有后患。

      (《文汇报》2.14  陈慧稚)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