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2月18日 星期六

    小雁塔千年不倒之谜

    《 文摘报 》( 2012年02月18日   07 版)

      在西安城南荐福寺内,有一座唐代古塔——小雁塔,相传它不仅能预测庄稼收成,而且还抵抗了70多次4级以上地震,更神奇的是,这座古塔在塔身3次开裂后竟然自然合拢。人们不禁会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令距今已1300多年的古塔做到震而不倒、裂而不塌呢?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抗震建筑,比如,在建的昆明新机场候机楼,它的地基架在了一个个用橡胶制成的圆柱体上,整个建筑就像是一艘悬浮着的大船,在地震发生时,震动波被加装在受力最大地方的柔性橡胶隔震垫吸收,把破坏力消减掉,便能减轻地震对建筑的破坏。但专家分析,凭借当时的技术水平,小雁塔地基下是不可能采用隔震材料的。

      小雁塔千年不倒的原因,最为流行的说法是因为小雁塔拥有中间厚两边薄的巨大塔基。塔基采用夯实的泥土做成,周围则是普通的软土,这样当地震波来临时,小雁塔的塔基就像倚在了柔软的沙发上,从而使小雁塔像不倒翁一样在晃动摇摆中逃脱了历史上70多次地震。

      但许多专家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从力学观点看,物体要形成“不倒翁”效果,需要物体上下为一整体,同时重心一定要很低等条件,但是小雁塔并不具备这些要素。

      在进一步勘察中,人们发现小雁塔地基采用了中国古代墓葬修建中广泛使用的地基形制,四周浅、中间深、由外围向中心逐层加深增厚,这种台阶形地基于扩散塔底压力、减少塔体的沉降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此外,砖墙围成的筒状结构塔体、较厚的塔壁、均匀的土质、宽广坚实的台阶形地基,以及考究的建造工艺等等,这些因素也成为小雁塔经历70余次地震,而屹立千年不倒的原因。

      (《中国电视报》2.9)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