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2月18日 星期六

    这里留有辛亥革命的记忆

    《 文摘报 》( 2012年02月18日   07 版)

      北京的会馆产生于明朝,清朝达到鼎盛时期。会馆是指同省、同府、同县或同业的人在京城、省城或大商埠所设立的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屋供同乡、同业聚会或寄寓。北京汀州会馆就是福建省闽西客家在京的历史见证。

      汀州会馆位于前门外长巷二条。始建于明朝明孝宗弘治年间(1488~1505年),主要是由在京的福建省宁化籍人张显宗和清流籍人裴应章、上杭籍人李嘉吉等人发起,集合汀属八县民间资本而兴建的。张显宗是明朝永乐年间钦赐状元,交趾(今越南)第一布政使司、工部尚书。裴应章是兵部尚书,于明朝万历十五年(1587年)购置施以仁宅院做会馆馆址。李嘉吉是吏部侍郎。他们都是明朝的朝廷高官。

      汀州会馆建有北馆和南馆两部分,隔街相望,可容纳数百人居住。北馆有大小6个院落,房屋共50多间。各院落各成一体,建筑形制独特,雕刻精湛,彩绘色调淡雅,是北京罕见的福建风格古建筑。

      南馆建筑年代在北馆建成之后,是清朝乾隆年间由在京汀属八邑同乡再次集资建成。馆里原存的匾额、石刻碑记及雕塑等文物,现均已散失。

      民国18年(1929年),革命人士刘春海被选为津浦铁路孙中山灵柩奉安委员会委员,总管护送灵柩从北京到南京安葬中山陵的重要职务。在陇海铁路局工作期间,春海对共产党的所作所为,心甚仰慕,利用汀州会馆房屋,为革命党人地下组织联络场所。

      曾经在汀州会馆里活动过的革命人士还有刘映奎、雷焕猷、雷寿彭、黄肇河等人,在辛亥革命时期都有杰出的表现。

      (《北京纪事》总第424期 勾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