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全国160多家拥有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开始试点“中国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
这个系统是卫生部为规范器官移植建设的八大系统之一。目前,160多家医院都获得了该系统使用账号,只要链接互联网,移植医院就可在系统内实现器官共享。卫生部也要求公民捐赠来的器官,要通过系统进行统一分配。
2011年12月22日凌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患者刘某做了移植肝脏手术,他属于幸运的患者。
前一天晚上,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获取一颗肝脏。设在该院的器官获取组织医生李鹏将这颗肝脏输入到“中国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并进入分配程序。李鹏点击分配后,不到两秒钟,屏幕上就出现前五名等待患者的信息。
医院的另一间办公室,肝脏移植中心医生汪绍平收到短信通知。与此同时,其他4家医院的医生也接到了短信。
根据分配原则,获取器官的医院有优先使用权。汪绍平在电脑上点击了接收,同时,其他4位等待患者的请求自动被拒绝。一颗肝脏找到他的新主人,只用了不到三分钟。
“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中,每位患者按照分数获得排序。排名第一的,是获得优先分配的重要因素。
刘某在系统内的得分最高。这个分数是医生将患者医学化验结果输入电脑,电脑根据标准把病人的医学结果自动换算出分数,分数越高,代表死亡可能性越大。
影响匹配名单排序的因素,以肝移植为例,依次为地理因素、年龄因素、医疗紧急度评分、血型匹配、器官捐献者及其直系亲属的优先权和等待时间。
另外,为了保证公平,在系统分配器官时,一些特殊因素也考虑在内。比如O型血病人有优先等,这是因为O型血器官可以适配其他血型,而O型血患者只能接受O型血器官。
据了解,患者通过系统获得捐献的器官,除了支付获取器官的技术成本费用外,无须支付其他费用。
在全国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运行近十个月时间内,因为在本院找不到合适的配型,有肝脏甚至从广州被共享到了天津,“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事情。”相关人士表示。据了解,器官分配系统去年4月份成功分配200多例肝、肾器官。
然而,据权威人士透露,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仍有少部分地区移植医院没有将公民捐赠来的器官放入系统分配。
记者随机拨打17家器官移植医院,只有3家提供去年器官捐赠数字和系统分配数字,其他医院负责人均拒绝接受采访。
有移植医生认为,医院和医生20多年养成的分配习惯,有些甚至是“潜规则”无形中成为推广系统的阻力。
李鹏说,过去没有统一分配原则,没有全国分配共享系统,给哪个病人做手术,医生或医院说了算,这中间就可能产生管理漏洞。
有些医院自建的排序系统中,病人等待时间是第一考虑要素;而有的医院则将移植后的效果作为最主要的指标。
另外,一名从事20年器官移植的肝移植医生说,医院和医生掌握器官分配权,导致“熟人、关系等起到很大作用”。
去年12月31日,卫生部有关负责人坦言,未来,所有捐赠器官必须进入系统,那个时候,如果医院没有把器官放进系统分配,就是违规。但这需要一段很长的路。
(《新京报》2.6 刘一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