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最早有试验系统,然后有区域系统,最后是全球系统。
北斗试验系统在2000年已建成,2011年年底,已发射十颗卫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成了基本系统,开始正式提供试运行服务,按计划,2012年北斗区域系统就要建成。
北斗试验系统目前在科学、渔业、救灾、国防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国家社会和经济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
比如利用北斗试验系统进行时间传递和时间同步的研究——金融贸易要有时间点,错了时间点,可能原来是赚的,后来就亏了,所以金融的时间必须由我们国家自己掌握的时间系统来保障。
在渔业方面,利用北斗试验系统的定位来寻找将要到某个点的鱼群,渔船和鱼群交汇就可以捕到大量的鱼。
北斗试验系统在汶川、舟曲地质灾害的救灾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北斗有定位和特有的短报文通信功能,可以及时把位置报给救灾指挥部。在灾害发生的情况下,当地作为生命线的通信设施已经被完全破坏,北斗的短报文通信功能在救灾过程中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当北斗在全球系统布设完毕以后,将和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以及欧洲的伽利略一起形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参加地球板块运动监测,这是发现和预测地震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
交通方面,北斗可以在民航航路管理和导航、飞机着陆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在陆地交通中用途更多,将在智能交通、道路堵塞治理、车辆监控和车辆自主导航方面广泛应用。
校园安全方面,通过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构筑的安全监控网,能够保护中小学生。一旦学生戴的校徽里面加了北斗芯片,任何时候都能知道他在哪里,而且这个信息可以传送给家长。
(《人民日报》1.30 刘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