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2月02日 星期四

    外热内冷的老舍研究

    《 文摘报 》( 2012年02月02日   06 版)

        近年来,国外汉语界对老舍先生及其作品的研究日渐深入,其中尤以诺贝尔文学奖新科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最为突出。勒·克莱齐奥十分推崇老舍先生的作品,自称是老舍“粉丝”。

        老舍的儿子舒乙说:“在老舍110周年诞辰研讨会上,一位俄国汉学家跟我说,在俄罗斯‘老舍热’从来没有凉过。这位汉学家最近参加一个欧洲汉学家的会议,会上有人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作家很多,其实只要讲3个人——茅盾、老舍、沈从文就够了,当场很多人都接受这个观点。”

        这个观点的提出者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王德威。王德威教授认为,茅盾写了中国革命;沈从文写的是自然、水、船夫、少女,抒情;老舍写的是平民,盼望改变的平民。这3个人的作品,可以代表整个当时的现代中国。

        老舍有着非常朴素的创作观,他生前从不称自己是“作家”,而称自己是“写家”。与老舍低调的为人截然相反,其作品却赢得了国际性声誉。勒·克莱齐奥盛赞老舍说:“我发现老舍小说中的深度、激情和幽默都是世界性的、超越国界的。”在许久之前,勒·克莱齐奥就为《四世同堂》法文版作序。

        然而,与国外的“老舍热”相比,不仅国内一些“新锐”写作者对老舍、茅盾、巴金等前辈的文笔表示出不以为然,国内文化评论界对于老舍先生及其作品的研究也不够深入。

        很多青年读者疑惑,在今日时代环境下,老舍及其身后所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代表人物的作品,是否已经过时?读《茶馆》《家》《狂人日记》真的落伍了吗?而作为国内老舍作品研究的专业组织,中国老舍研究会几位教授也发现,老舍研究中存在着学术不端的现象。

        有教授撰文说,在当前急功近利的学术氛围中,文化界冒出了一批所谓“写手”。这些“写手”不想再去坐“冷板凳”,走正常的学术研究之路,而是希望寻求一条所谓立竿见影的捷径。为此,他们凭借拼凑、改写甚至抄袭别人的现成文章和著作,去“组装”或“整合”成自己的所谓“成果”,之后又通过“炒作”一夜成名,俨然成了研究某个方面或某个领域的专家、名人。

        老舍作品研究者希望,国内的文学研究者要重视老舍研究,并以学术的态度研究,将老舍的话题一直说下去。

        (《民主与法制时报》1.30 陈熙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