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2月02日 星期四

    花2.2亿元买“汉代玉凳”的是谁

    《 文摘报 》( 2012年02月02日   02 版)

        据《法制晚报》报道,春节期间,一条“汉代玉凳”在网上引发热议——2011年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最贵玉器是“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含坐凳)”,成交价2.2亿元。网民指出,汉代古人是席地而坐,凳子还没发现。专家也表示,从“汉代坐凳”的图片上看,它属于“高坐器具”,不符合汉代的礼制和贵族文化特点,也不符合当时的服饰要求。

        事件一经曝光,拍卖方便以“拍卖公司只是中介机构”、“不保证拍卖品100%是真的”和“打眼也是一种乐趣”(“打眼”:收藏行话,指没看准东西被人蒙了),来回应各界质疑。显然,拍卖公司如此漫不经心,要么觉得“打眼”无需付出什么代价,要么就是这桩交易别有洞天,即便付出代价,也是稳赚不赔。

        于是另一个“为什么”呼之欲出:为什么有人“愿挨一刀宰”,花了2.2亿,买回个笑话居然会如此沉得住气?在拍卖历史上,有一些看似匪夷所思、实则别有深意的交易,明明并不值钱的低价值藏品、赝品甚至伪作,却以畸高的价格成交。这种现象背后,往往有些不为人知的名堂,如虚买虚卖哄抬藏品或同类拍品价格,反复倒手“钓鱼”、吸引“凯子”(凯子,指被愚弄的人)上钩,甚至利用这种“合法天价交易”将“黑钱”洗白等。

        对此类事件,相关部门需尽快完善制度、加强监管,不能让拍卖行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新京报》1.30 陶短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