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1月21日 星期六

    方先觉(1905~1983),抗战名将,1944年时任国民党第十军军长,率部坚守湖南衡阳,以不足两万军队抵抗十万日军长达47天,给日军以沉重打击。近日,方先觉将军长子方略回国探亲访友。在衡阳这座父辈浴血奋战的城市里,记者专访了方略。

    父亲方先觉的戎马生涯

    《 文摘报 》( 2012年01月21日   05 版)
    1944年,方先觉(立者)带领部队返回重庆,受到蒋介石召见

        “方大炮”敢讲话

        我父亲方先觉是个纯粹的军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不懂政治。他这个人很豪爽,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因此得罪不少人。人家给他起了个名字叫“方大炮”,就因为他敢讲话,不顾后果。

        他跟我讲过,在黄埔三期受训的时候,学生们觉得食堂克扣伙食。但是没人敢讲话,就把我父亲推出来,一帮学生怂恿他去提意见。结果他跟搞伙食的人打了起来,学校就把他除名了。

        到军队后,父亲的威望很高,人家为什么肯为他卖命打仗?因为他这个军长很爱兵。我跟着父亲在长沙住的时候,跟着他去巡视部队,看到那些兵正在吃饭,按规矩士兵统统要起立敬礼。但是我父亲觉得这样太骚扰人家吃饭了,就下令说以后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军官走过来,士兵吃饭时间不许起来敬礼。

        当时,父亲把钱都花在士兵身上了,所以我们后来逃到台湾的时候,很多国民党军官都是家财万贯,带着好多金条。我们家没有什么钱,母亲跟我讲,带到台湾的只有八根金条。

        八根金条,要吃要用,很快就花完了。好在蒋介石还念方先觉的功劳,说正职的差事你不合适当,就当副职吧。所以我父亲后来当过好多副职,其实没什么事情做,就是蒋介石让他养家糊口。

        47天的坚守

        我们家是1942年底到衡阳,1944年5月就要撤退了。当时,日军向大西南迅猛进攻,局势很危险。我心想父亲最好赶快到重庆当高参去,这样我们就可以不再担惊受怕了。结果没几天父亲回来说,委员长下命令要他带兵,家眷先走。

        那个时候衡阳西站挤满了逃难的人群。部队给第十军的眷属拨了两节车厢,往桂林撤。火车上人挤得不得了,车顶上都爬满了人。我们就这样一路到桂林,住到桂系大将黄旭初家里,他把靠江边的房子让给我们住。

        1944年6月,衡阳就开打了。

        衡阳保卫战是正面战场最惨烈的一场死战。因为衡阳是整个大西南的门户,日本人放出话来,要三天攻下衡阳。我父亲就率军死守,坚持了47天,打到弹尽粮绝。

        战俘还是叛徒

        衡阳一丢,桂林也马上紧张起来,我们又开始撤退到独山,没多久就听说有第十军的一个军官跑到独山去了,见面一问,说军长还在衡阳,但是被日本人抓住了。那时候士兵跑出来的很多,因为城守不住,就让兵先跑。父亲留到最后,跟日本人签了停战协议。到11月底的时候我们听说,父亲被特工营救出来了。

        这段历史就留下了争议,有人讲方先觉是投降。好像他应该战死才叫英雄,可是人为什么要做无谓的牺牲呢?

        我父亲没有当叛徒,事实上在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他已经写下遗书准备殉国了。而且衡阳城破的时候,城里还剩下两千多士兵。打到不行的时候,有个师长跟父亲提出来,说我们突围吧。父亲讲不能突围,之前有教训,常德会战时候余程万突围出去,差点被蒋介石枪毙掉。而且常德那个时候人少,现在衡阳是伤兵太多。父亲就讲我绝对不突围,必要时候,我方先觉先死。

        事实上到了第46天,我父亲已经被架空了。因为那天,军内有人向日本人打出了白旗。多年之后有人讲,当时打白旗是为了撤退伤兵。这种说法不可靠,因为之前打仗撤退时,人家都没打白旗。我父亲是没有下这个命令的,只能是军内其他人在最后关头把他架空了,他失去了对军队的指挥权。

        蒙受照顾

        被营救出来以后,父亲回到重庆,受到英雄般的欢迎。后来到台湾,蒋介石表面上不说什么,私下里还是照顾我父亲的,让他总有点差事做。

        人的命运很难预料。在国民党溃败之前,共产党的人来跟我父亲接触,劝他不要走,父亲说让我考虑考虑。考虑到最后还是去了台湾。现在想来,他可能还是念蒋介石的交情。

        父亲打了一辈子仗,却并不喜欢打仗,甚至很反对孩子从军。我年轻时要当兵,他不能接受。我想他不是恨军人,而是恨战争。

        现在有些书里写,我父亲后来出家当和尚了,这都是没有的事。父亲去世的时候我在台湾,他是心脏病突发。父亲留给我们的除了一世英名,没有别的什么。

        (《文史参考》2012年第1期 方略口述 武云溥采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