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1月17日 星期二

    网络信访渠道不畅谁之祸

    《 文摘报 》( 2012年01月17日   01 版)

      中国青年报近日就网络信访问题对2471名受访者展开调查,70.8%的受访者表示,有通过政府网站反映情况的经历。另据中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汪向东研究员的调查,64%的受访者对政府的电子政务不满。

      对网络信访不满主要是因为“只有官话套话,没解决问题”。73.1%的受访者表示,从未收到答复,在1个月收到答复的占10.4%,在3天之内收到答复的仅占4.7%。

      还有上访者反映,信访网站有时候显然是在敷衍他们。比如,某县群众给“县长信箱”写信反映空气污染问题,“县长信箱”却回复“谢谢你对交通事业的关心”,明显是答非所问;有的只有“已办结”3个字,至于办理的过程、结果以及效果如何,无从得知。

      有关专家表示,由于目前对网络信访工作的处理和答复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对一些处理和答复率很高的部门,其结果也就是政府口头嘉奖一下,媒体表扬一下,网上搞个排行榜肯定一下而已,致使一些部门和个人认为,搞好网络信访工作,出不了什么政绩,风险却很高。万一处理或答复得不好,很容易惹火烧身,得不偿失。

      另外,通过对网上几个投诉答复情况分析发现,越是答复率高、答复速度快的部门,网友参加的热情也越高,投诉的问题越多,这无形中增加了工作人员及领导的工作强度和难度。

      贵州省黔西县县委组织部熊礼富撰文说,网上信访是畅通信访渠道的重要举措。信访案件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势必造成群众越级访、重复访,影响社会稳定。

      (《中国青年报》1.11 王俊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