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12月08日 星期四

    在巴金家中 寻岁月故事

    《 文摘报 》( 2011年12月08日   05 版)

        这几天,上海武康路113号,原本油漆斑驳的铁门和围墙被重新刷过。巴金自1955年9月举家迁入这里,在此居住长达半世纪。

        在这里,巴金写下被改编成电影《英雄儿女》的小说《团圆》,翻译《往事与随想》等文学名著。他晚年最重要的作品、被誉为“讲真话的大书”——《随想录》,也在这里完成。

        如今,巴老去世6年后,武康路113号挂上了“巴金故居”的铭牌。

        按原貌布置

        故居的主楼为一幢三层楼房,是巴老生活、工作和接待宾朋之所,现在基本按照巴老生前的原貌布置。主楼的门厅1966年以后一直作为餐厅使用,正对着门的墙上,挂着一幅照片——1995年巴金生日,《文学报》记者徐福生抓住了巴老难得的开怀大笑的瞬间,拍下了这张照片,巴金很喜欢,他去世以后,家人挑了这张作为他的遗像。

        门厅右手边是餐厅,上世纪70年代后这里先后作为巴金女儿李小林和儿子李小棠的婚房,现在恢复为餐厅原貌。左手边靠墙立着一架钢琴,是巴金的妻子萧珊用第一部翻译作品的稿费买来送给女儿的。

        见证文学史

        故居一楼的客厅,曾经接待了无数中外宾客,巴金常在此与朋友聚会、畅谈。巴金一家1955年9月搬入,当年10月,法国作家萨特和波伏娃成了第一批来宾,老舍、曹禺在此留下足迹,意大利“但丁国际奖”和前苏联“人民友谊勋章”的颁奖在这举行,而师陀、唐弢、柯灵、张乐平等作家、画家经常在此做客,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的夫人曾专程前来这里看望巴老。

        改造“太阳间”

        客厅外是巴老在《随想录》中经常提起的“太阳间”,这里原是开放式的长廊,1982年巴老在楼上写作时不慎摔倒,他住院期间,家人把长廊加修了门窗,年老行动不便的巴老经常在此散步、思考和写作。因为这里阳光充足,家人就称此为“太阳间”。

        二楼是主人的卧室和书房。老年的巴金行动不便,起床需要拉住床边的白色扶手才能起来。他的外孙女端端以前就睡在旁边的小床上。这个房间里还有一个小故事:以前故居使用管道煤气加热,冬天洗澡关门后卫生间不通气,有一次萧珊洗澡时一氧化碳中毒,救过来以后巴老就在门下边钻了一排小孔。1972年巴老在此泪送爱妻萧珊去世后,骨灰盒也一直放在五斗橱上,陪伴着巴金直到去世。

        书桌有七张

        巴金故居中,家具布置都很简单,独多书桌和书柜。二楼书房和外面的走廊各有一张大写字台,这两个写字台就是巴老1982年前的工作区。卧室外走廊上则有一张萧珊的书桌,她生前经常在这翻译外国作品,帮巴老整理和批复读者来信。

        一楼客厅的玻璃门边,有一张几块木板打出来的简单小桌子,据说这是巴老最喜欢的座位,因为既可以看到外面的草地、晒到太阳,还可以看电视。《随想录》后半部分的很多篇章就在这儿写成。“太阳间”里的一张缝纫机也曾经被巴老用来写作,铺上台布就是书桌。此外,“太阳间”的另一侧,还有一张书桌。“文革”后期,主楼二、三楼都被封闭,一楼住了很多人,为避人耳目,巴金躲在北辅楼2楼一间仅有3平方米的保姆间,重译了屠格涅夫的《处女地》。

        无处不是书

        书是巴金的最爱。故居的三楼是储藏间,现作为藏书室,不对外开放,摆放的全是一排一排的大书架,以前北辅楼楼下的车库和南辅楼也都曾是藏书室。就连卧室的卫生间里,也放置了一个书柜。

        据说,在整理修缮前,书房中只有一条小路能走,其他地方堆放的都是书。仅故居整理出来的藏书有近四万册,如今故居中展出的书不到其中的三分之一。

        (《新民晚报》《解放日报》12.1夏琦 姜小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