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8日,发生在福泉的爆炸共造成9人死亡、109户房屋需要拆除重建、5236户居民的房屋受到不同程度损坏......72吨改性铵油,由永远发展物流有限公司两辆大货车承运,从湖南到贵州,跋山涉水,最终在“永远发展”的总部,贵州省福泉市爆炸。
爆炸的巨响,将一条长期不被注意的危险品运输线推入人们的视线。事实上,按照规定,运输危险品的车辆行经线路和经停地点都需要报公安部门获准。而根据报备,上述两辆货车规定原定路线是经湖南怀化、贵州凯里到贵阳,但由于湖南怀化检查比较严,车辆就绕道广西经贵州榕江进入黔南州马场坪停留。运抵马场坪后,由于贵阳限制大货车进城,两车炸药原本准备用小货车分散运送,炸药尚未运送,便意外发生了爆炸。
对于这种擅改运输路线的行为,有着十几年运送危险品经验的刘昭民有些不以为然:“国家规定危险品运输要按固定的路线走,事实上每个地方规定不一样,很难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刘昭民举例说,在山东,危险品可以不定时不定点地跑,但河北只能白天跑,晚上不允许上高速,到了河南危险品又不能上高速。“各种地方性规定逼得我们得绕开各个检查站,所以在运输的时候找个地方停靠下,是极为正常的事了。”
另一个问题是,大部分生产危化品的企业,更加注重工厂区域的安全,认为原料产品运输的风险,责任在物流公司,因此生产企业缺乏对危化品物流业的监督和约束。与之呼应的是,危化品运输行业本身,有关安全和环保的意识也较为薄弱。
“危险的公路上乱象丛生,甚至运送危化品的车辆都没有明显标识”。相关人士表示,这种局面应该不会太久,交通部会同公安部,正在起草统一的危险品运输规范。
(《中国新闻周刊》11.14 黎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