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文化产业走上各国经济发展最前台

    《 文摘报 》( 2011年11月15日   07 版)

      韩国:文化立国

      上世纪90年代末,韩国提出了“文化立国”战略。韩国政府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振兴。政府鼓励民居拥有者继续在传统的瓦房和草屋里生活,建筑外观不能被随意改变,以形成体现传统乡土风情的“民俗村”。各级政府和民间团体还举办“文化遗产年”、“旅游年”等活动,设立“泡菜节”、“假面舞节”等年度庆典来进一步宣传韩国传统文化。

      此外,韩国还善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手段相结合,创造新价值。为中国人熟知的电视剧《大长今》便结合了韩国饮食、服饰、医学等传统文化元素。除电视剧出口获得的一次性收益外,该剧还带动了旅游热、韩式美食养生热和韩国传统文化体验热,创造了极大的综合效益。

      英国:第二大产业

      英国政府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意识到文化创意产业应成为英国经济新的增长点。英国政府以就业人数、成长潜力、原创性为标准,选定了出版、电视广播、电影录像、互动休闲软件、时尚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设计、音乐等13个领域作为创意行业,在政策方面给予很大支持。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创意产业已成长为英国仅次于金融服务的第二大产业。

      美国:文化产业强国

      作为文化产业强国,美国文化产业约占GDP的10%。全世界56%的广播和有线电视收入、85%的收费电视收入、55%的电影票房都来自美国。

      美国政府认为,文化产业与钢铁、汽车等其他关系民生的产业部门没有区别,因此应为文化企业的经济活动创造提供一个公平合理、充分竞争的舞台。

      近年来,美国的文化产业飞速发展,2009年共创造产值2784亿美元。伴随着文化产业的崛起,其雇用的人数也与日俱增。仅在世界影都好莱坞所在的洛杉矶县,从事电影制作和发行的企业共有4767家,雇用人员17.6万,平均每家企业雇用84.6人,居各行业之首。

      日本:战略高度

      进入21世纪,由于日本以制造业为主体的经济迟迟未能走出低迷,日本经济政策制定者将目光投向文化产业。

      2007年5月,日本政府出台《日本文化产业战略》。日本官民并举,一方面在海外展开推广日本语言文化的各种实体机构和外宣活动,一方面在国内以政策引导和扶持的方式,鼓励企业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创新和走出去,同时从知识产权保护、文化产业国际标准、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为文化产业保驾护航。从而拉动经济的效果波及了旅游观光等众多内需行业。

      德国:会展大国

      近年来,德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最强劲的产业之一。

      以会展为媒介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是德国的一大特色。德国作为会展大国,形形色色的书展促进了出版业的兴盛和繁荣。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展是世界最大的书展,为世界各国的出版商、代理商和经销商提供了一个洽谈版权贸易、出版业务和展书订书的平台,每年吸引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业内人士前来参展。

      德国是图书之国,拥有2000多家出版社,每年新出版发行约9.5万本新书。2007年德国图书市场实现了大约96亿欧元(约合132亿美元)的销售额,占本国文化产业总销售额10%左右,同年还向海外转让了9000多个图书许可证。

      法国:时尚产业

      法国时尚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不断涌现的著名设计师与其创立的国际品牌为法国维持其时尚领域领军人物的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法国的时尚产业涉及服装、皮具、香水、化妆品、珠宝等,基本涵盖了人们穿衣打扮和身体护理的所有相关产业。时尚产业就业人口为16万多人,但创造的价值却占法国制造业的5%。

      (《新华每日电讯》11.8 刘海燕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