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11月03日 星期四

    “我叫马三立”

    《 文摘报 》( 2011年11月03日   05 版)

      大师的幽默是不受舞台限制的,晚年的马三立似乎随时随地能够抓出笑料,足迹所到之处信手拈来。接受采访或出席活动,往往有人要求拍照,当时还没有数码相机,人家刚把照相机举起来,他随意问道:“胶卷是正品吗?”没等对方反应过来,接着要求:“现在骗人的事太多,不行,先打开看看!”拍照者急了:“一打开胶卷不就……”话到半截,他和在场的人就都乐了,原来是个“包袱”。

      2001年12月8日晚,今晚报等单位联合举办“相声艺术大师马三立从艺80周年暨告别舞台晚会”。那是一个大雪过后的寒冬夜晚,路上还积着厚厚的冰雪,络绎不绝的人群从四面八方涌来。天津市人民体育馆灯火辉煌,票早已售完,门前仍然熙熙攘攘。

      晚会由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倪萍主持,苏文茂、马季、常宝华、姜昆、冯巩、牛群等几代相声名家,歌唱家李光曦、马玉涛、郭颂和曲艺戏曲界众多著名演员助兴出席,可谓群星荟萃。

      马三立本人登场了。仍是那身可体的灰色中山装,那副镀金框架的秀郎架眼镜,身材修长,还夹有灰色的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面含微笑,一派儒雅的长者风范。知道内情者会发现他的步子比过去慢些,气息也显得微弱,但一站到舞台上,却仍旧精神矍铄,光彩照人。

      依然是过去的老习惯,先向观众作揖示意。待如潮掌声止息下来,大厅里鸦雀无声,人们都静静地等着大师开口,却谁也没想到,那沙哑、温和的嗓音说出的第一句话是:“我叫马三立……”谁不知道他是马三立?但他就是用这种小学生报到式的自报家门,轻轻消除了与几千名观众的距离,也缓和了现场绷得过紧的气氛。然后,他张望一下满台的鲜花和花篮,抬头面向观众,用有些惶恐和腼腆的语气问道:“……我值吗?”这一来就像点燃了火药引信,场内迅即响起了雷鸣般的回应:“值!”

      人们很难察觉他的表演是何时开始的。他还在不慌不忙地和观众聊天,鲜花引起的话题还在延续:“台上摆了这么多鲜花真香啊,省得往后给我买花圈了……真到那天,必须送真花,假的不行啊!”原本是一语双关,观众却顾不上体味另有隐情,随之笑声四起。

      马三立似乎有意冲淡晚会的隆重、严肃气氛。相声就是让人们笑的,他要把笑进行到底。于是他娴熟自然地现场抓哏,妙语连珠:“……有的观众点我那段《买猴儿》,说不了了,没气力了,我现在已经成了‘老猴’了!”

      利用同台演员的名字“现挂”,从来是他的拿手好戏:“倪萍叫我唱一段,我这声音怎么能比得上李光曦呢,李光曦是金钟儿嗓子。他为什么有这么好的嗓子呢,他平时就注意保护,不抽烟,不喝酒,干东西不吃,李光曦,光喝稀的……还有郭颂,我们认识好几年了……他不忌口,葱、姜、蒜什么都吃,山东的火烧也吃,不噎嗓子。我一想对呀,他叫郭颂啊,不管什么吃的,端起锅来就往嘴里送!……”

      对赵忠祥,他另有关照。倪萍夸他:“马老今天穿得这么帅,太漂亮了。”他回答长这么大,没人夸自己漂亮。倪萍说现在都在减肥,您这么瘦,所以最漂亮。他说不敢减肥了,没得减了,长这么大,没超过一百斤。然后一指旁边的赵忠祥:“他的袜子能给我改一背心……”

      (《文汇报》10.26 刘连群)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