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深圳市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公务员廖天野与父亲因争吵产生肢体冲突,导致父亲身体多处受伤。此事曝光后,引起了广泛关注。10月30日下午,深圳市文明办、关爱办相关负责人探访了廖天野一家。
自称压力大导致积怨
一开始,廖天野低着头,不敢正视大家,媒体的曝光、舆论的指责,让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慢慢地,他抬起头,开始坦诚地和大家诉说自己的真实想法,讲自己面临工作生活压力时的种种苦恼——在妻子坐月子时,他单独挑起了所有生活重担,每天6点起床打扫卫生;为了减轻家人的家务负担,他从单位食堂打包饭菜给父亲,自己有一阵子天天只吃一顿饭……在重重压力下,他对父母有了一些怨气,而彼此缺乏沟通,导致积怨越来越深。
一个半小时的沟通之后,他向父母下跪道歉,为自己的行为深切忏悔。在道歉之后,廖天野跪倒在父母面前,泪流满面。父亲廖祥光、母亲廖惠莲紧紧搂着儿子,泪水不停地涌出来,“爸爸妈妈原谅你。”眼前的一幕,让周围的人感慨不已,“知错就改,改了就好!希望你化压力为动力,今后一定要好好孝顺父母”。
日前,深圳市人社局对“公务员打父母”事件作出说明。人社局表示,廖天野的行为是否具有《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给予处分的情形和程度,还需要处分机关通过详细调查来确定。
更应关注双重人格背后的压力
清官难断家务事。廖天野和父母之间有着怎样的恩怨,我们无从得知。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廖天野家里家外判若两人的表现:在单位,工作勤奋且沟通能力强;在家里,却动辄对自己的亲人拳打脚踢。更为奇怪的是,廖天野在结婚前并没有这么暴躁,且经常打电话回家嘘寒问暖。换句话说,廖天野并非一开始就是个“不孝顺”的孩子,单纯从道德上指责其“良心被狗吃掉”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类似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思考的是:究竟是什么让廖天野前后判若两人?
是“娶了媳妇忘了娘”的婚姻陷阱吗?廖天野的同事说,廖天野的老婆似乎把他管得很紧,他加个班或是出去办个事,电话不断。然而,无论如何,廖天野也不至于撕坏父亲上衣并将父亲的左肩咬到鲜血淋淋吧?问题的背后其实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笔者注意到,与那些家境优越的人不同,廖天野出生在农村。天津财经大学、北京大学两块“名牌大学”的招牌及公务员的“金饭碗”似乎都展示着廖天野为摆脱穷困命运所付出的努力。不过,努力归努力,对像他这样的农村孩子来说,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苹果砸在头顶上”的机会,奋斗多年的廖天野及其家人依然是在出租房里生活。
廖天野双重人格的背后,是都市生存的巨大压力。廖天野要想在职场上干出一番天地,不仅要付出超越常人的辛勤与努力(“什么都懂,能说能写”),而且要上下迎合(“为人低调”)。而名牌大学的出身,又不可避免地使这位从农村出来的孩子产生极强的自尊心。所以,当巨大的职场压力遭遇家庭内部的不和时,就容易与“房奴”、“孩奴”等经济压力一起以一种不正常的方式即家庭暴力爆发出来。
所以,在谴责廖天野不该对家人实施暴力的同时,还应看到廖天野双重人格背后所蕴含的特殊人群的巨大生存压力。只有把目光转向这些特殊人群的生存之痛,才可能从心理乃至更深层次的角度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北京日报》11.1王晓民)